第339章 迁都的阻力

    “李宪!”

    赵顼喊道。

    李宪很快走来:“官家,有何吩咐?”

    “去给朕找一只狗和一只鸟来。”

    “官家,您突然要狗和鸟做什么?”

    李宪很不理解,官家勤谨刻苦,怎么突然对鸟和狗有了兴趣。

    赵顼不耐烦道:“要你去办,你就去!问那么多干什么!”

    李宪躬身,答应着去了。

    很快,狗和鸟都送到了赵顼面前。

    赵顼又要来了雄黄和朱砂混在一起,掺在食物和饮水中给狗和鸟使用。

    后果显而易见。

    鸟儿体量小,不久就中毒而亡,狗也变得没有精神。

    不多久,狗饮食不进,不知是饿死还是毒死。

    但这实验过程已然让赵顼心惊。

    赵顼立刻写了一封书信,嘱咐李宪偷偷出宫去带给苏辙。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苏辙见了信,立马给赵顼回了一封。

    三日后,苏辙同沈括一同进宫面圣。

    在这三日里,两个人吃睡都在一起,只为了画出完整的新都设计图。

    赵顼看了图纸既震惊又感叹。

    图纸太详细了,有街道,有河道,有地下排水设施,消防汲水,有皇宫区,住宅区,商业区······

    沈括仔细为赵顼解释各个区域设计的理由和好处。

    赵顼叹道:“没想到,我大宋还有你们这样的奇才!”

    沈括作揖道:“多谢官家夸赞。我等能为朝廷效力,为官家分忧,实乃幸事!小苏大人前些日子为了水灾日夜悬心。现下又为了迁都不辞劳苦,望陛下理解臣子的拳拳之心。”

    赵顼收起图纸:“对于你们两个我是绝对信任。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去办,越快越好!”

    得了准信,苏辙和沈括是既高兴又沉重。

    毕竟这样一个大工程要耗费许多心力,财力,人力,压力巨大。

    出得殿门,未见童贯,苏辙问李宪道:“中贵人,之前那个叫童贯的小黄门呢?”

    李宪道:“小苏大人怎么问起他来了?”

    苏辙借口道:“我见他挺机灵的,所以上心。”

    李宪道:“宫里头缺些东西,我让他跟着负责采买的供奉官出宫去了,好学点东西。”

    苏辙看了一眼沈括,没有再问。

    运气好,两人出了宫门没多远就碰见了童贯。

    彼时,一群没人约束的野孩子抢了一个老婆婆的果脯。

    那老婆婆家境并不好,独自一人提着个篮子穿梭在汴京城的大街小巷叫卖。

    老婆婆追不上那群野孩子,坐下地上哭得正伤心。

    童贯上前,问清了情况,从自己的钱袋里拿出了一吊钱送给老婆婆,道:“老妈妈,别哭了,这些钱您收着。”

    老婆婆抬眼,看见稚嫩的童贯,感谢道:“好孩子,妈妈谢谢你!你这么好心,将来一定有福报的!”

    童贯扶起老婆婆,还替她拍掉了身上的灰尘:“妈妈你要照顾好自己,快把钱揣好,别让小偷再偷走了!”

    老婆婆把一吊钱放进自己的衣襟,宝贝似的护住,然后又把一篮子的果脯递给童贯:“好孩子,这些个东西不值钱,你别嫌弃!”

    童贯没有接,只是从里边抓了一把分给一起出来的内侍。

    最后老婆婆千恩万谢走了,这一幕全被不远处的苏辙和沈括看在眼里。

    送走老婆婆,童贯一行人继续往宫内走,他瞥见了苏辙,立马上前作揖:“小的给小苏大人请安!”

    苏辙在马上俯视着童贯:“方才在宫里没瞧见你,我还问李贵人来着。他说你在宫外采买。”

    童贯恭敬道:“回小苏大人的话,小的就跟着出来学点东西。”

    苏辙笑道:“那我不打扰你,你赶紧跟他们回去罢!一会儿宫门该要落锁了。”

    童贯冲着苏辙和沈括再三作揖,才离去。

    这时,沈括道:“此人甚是机灵,但看起来也挺有善心。”

    原来,那日苏辙见过童贯,就告诉了沈括。

    今日进宫,沈括特意要看看童贯本人。

    苏辙道:“人是会变的。尤其是处在权力的中心。我听说他是李宪的义子,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说明,童贯不简单。”

    李宪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宫中那么多小黄门想要巴结,怎么就童贯顺利上了位?

    沈括道:“子由,咱们看的《水浒传》那只是演绎,说白了就是一小说,不是史书。就算童贯罪大恶极,那也有证据。你瞧那小黄门,乖乖巧巧,心地又善良,难道你要动手杀了他?”

    苏辙道:“现在自然是不会,将来可就说不一定。我还要靠他把蔡京和高俅引出来呢!”

    “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了。”沈括感叹,“子由,从前的你中二不着调,现在的你真真正正成为了一代宗师。”

    苏辙斜睨着沈括:“妹夫,别给我戴高帽子。我现在想的是如何活下去,现在的朝堂不平静,一不小心就可能······”

    剩下的话不必说,沈括也能明白:“未来变幻莫测,咱们现下要建好新的皇都,想想就令人兴奋!你不是说了嘛,走一步看一步。”

    苏辙没再说话,两人策马回家。

    迁都的计划已然定下,但赵顼不得不对朝廷有所交代。

    第二天早朝,他就把迁都的决定告知了群臣。

    是决定,是通知,没有商量的余地。

    仿佛是一滴水掉进了滚烫的油锅,朝堂顿时议论纷纷。

    副宰相曾公亮道:“陛下,迁都如此大事,怎么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

    新上任的御史中丞吕公著道:“是啊圣上,至少得让大家商议审定之后再做决定,不可轻率!”

    赵顼道:“东京城,天子脚下,年年水患。当初包公在世时,就对水患忧心不已,时常和皇祖父商议到深夜。嘉佑二年,京都水灾导致瘟疫,致使数千百姓病亡。今年又发生重大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如若不迁都,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百姓牺牲,直到把我的前殿也湮没吗!”

    赵顼的语气很重,吕公著道:“陛下,臣等不是这个意思。兹事体大,大家群策群力是好事啊!”

    迁都不是修建一座宫殿那么简单,赵顼不是不想商议,只是他知道商议的结局就和变法一样。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决心,根本无法施行。

    更加糟糕的是,保守派居然把这件事也引到了王安石头上。剪秋萝的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