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致治在於任贤
书迷正在阅读:玄德、虚拟尽头、想苟住的我又被盘点了、网游三国开局获得神级建村令、奥苏亚的战旌、黎明方舟、无限模拟人生、人类边界、踏星、走进不科学
“好了,不说这些了,我现在说一下接下来的布置。”朱七牛道。 “请大人安排,下官洗耳恭听。”余钱道。 “农部水部和其它七部的职权是相似的,起的是一个归纳总结的作用,就像是过去户部负责统计税收,但税收都是由各地方来收一样。准确来说,是由各州府、县的户房来收。 如今农部水部已然建立,我们应天府的农房和水房也要尽快组建,才好开始接下来的公务。 待二房建立之后,即刻开始京城南边百姓的迁移计划,为了不影响今年的秋收,百姓迁移要一批批来,不能笼统的限期限地迁移,更不能莽撞的拆掉百姓的房子,要以人为本。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要是被本官知道谁为了自己的政绩更好看而不管百姓生死,别怪本官不客气!” 余钱笑呵呵说:“大人真是爱民如子,下官牢牢记住大人的话了,待会儿就传达给府衙的各级官吏。” “嗯。再有就是应天府下辖的州县的主官和其他官吏,需要作出一些调整,改为任命农场场长、林场场长、水库库长等,你待会儿把各级官吏的资历整理一下,稍晚一些我们好好讨论一下,再行上报吏部。” “是。” …… 数日后。 农部在应天府衙门旁边正式安家落户。 财部调拨给农部的部分款项也被交给了应天府衙门,双方一手交钱,一手订立契约。 从此以后,应天府内又少了一栋由应天府衙门所有的房屋。 随即,在朱七牛这个应天府主官和农部堂官的统一调配下,上元、江宁、溧水及京城南郊的大片土地被划归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行政区域,是为‘元水宁’农场。 其整个大小几乎等同于一个大县,其主官的官职定为了场长,正七品官,与知县同级。 因农场内除了田地山林就是专门种植田地的人,所以农场场长麾下并没有再设立工房、刑房、礼房、兵房以及县学,根本用不到,仅仅设立了农房、财房、水房、吏房、户房。 农房:负责规划田亩和安排种工种植、采收各种作物。 财房:负责管理与对接卖粮后的余款。 水房:负责修水库,清洁江河湖泊,保障农场灌溉饮用水源。 吏房:负责各级官吏任命和种工招募及相关事宜。 户房:负责清查农场内田亩、山林、人口以及税收,并负责发放俸禄薪酬。 所谓种工,指的是把种田种地当工作的人。 其不仅仅包括种地的农民,还包括农场里负责锻打农具的铁匠,维修房屋的石匠木匠等。 而实际上呢,大部分农民都不仅仅有种田这一项手艺,大多都有木匠、石匠、篾匠乃至大夫的基础,干点简单的活计是没问题的。 换句话说,这类区别于普通农民的特技种工,其实还是农民。 像朱七牛的三伯朱三虎就很擅长打猎,爷爷朱狮就很擅长采药,头疼脑热之类的小毛病也能治疗,若是他们进入农场工作,指定能当个特技种工。 种工在农场工作时,有薪酬拿,无论收成与否,吃住也在农场的食堂和宿舍。 而在农闲时,他们可以申请回家去住,并不会因为职业里带个‘工’就失去农户户籍,更不会影响后代儿孙科举。 有了农房等五房,自然意味着农场除了由场长管理外,还由上官和五部总管。 但实际上,农场只会由场长主管,只听命于主官和农部,其余四部都是协管和监管。 像五房之一的水房,待农场内水库及河道等修理好之后,水房留几个人监察一下也就是了,没必要安排那么多人,那水部又怎么好对农场事宜指手画脚? 这是因为朱七牛详细请教过两位爷爷和奶奶后,深知种田这种事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如果任由各部都来插手,只会让事情变得复杂,还不如让专人管专事。 这也算是一种生产关系的改良吧。 这些改动说来很大,实际上对于百姓来说并没有太大变化。 因为工部那边研究的一些农用机器还不成熟,无法有效提高生产力。 所以百姓的迁移速度非常缓,其房屋的拆迁速度也不快,顶多是置换房的契约办理很快罢了。 对于能入城居住,成为城市户口,百姓的热情很高,大多愿意用自己的房子、地皮和耕地来换房子。 当然,这也得益于朱七牛承诺日后的种工还是由他们担任,确保了他们的收入。 否则的话,哪个农民舍得卖掉自己的田地? 为了给工部时间,也给百姓迁移的准备时间,朱七牛给各农场和几个县的官儿下达了‘不要急、不要催、不要乱’这三不要和‘要稳妥、要保收、要自觉’这三要以及‘先迁移老幼妇孺、先确保不误农时、先保障迁移环境’这三先的方针。 经过朱七牛的指导,农部和应天府各级官员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重大,纷纷表示会按照朱大人的指示去慢慢做好迁移工作,确保百姓幸福生活。 消息传到皇帝那里,皇帝朱标对朱七牛下达的三不要、三要、三先方针表示了肯定,并让各部衙门都争相学习。 这九个方针用大白话说就是让百姓继续按照原样生活,在生产力无法强势提升之前,最好还是不要轻举妄动,要保障农场原有的田地里的粮食的收成和百姓的温饱。 如果百姓不放心,怕官府骗他们的房子和土地,可以先去京城住下来,不过只能先把老幼妇孺一批批送去,耕牛和壮年男人都留下来侍弄田地。 而住进城里的百姓呢,要照顾好,毕竟人家家里现在没有壮劳力嘛。 在朱七牛的有序安排下,整个农场改建计划和百姓迁移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既没有耽误农忙,也没有闹出骚乱,反而因为更多人住进了京城,导致京城的经济又涨了一波。 而在京城这边呢,城西的重建速度不算太快。 毕竟农忙了嘛,许多散工都被朱七牛让人赶回去种田了。 但是,来京城定居的原属于农场的百姓并不是一窝蜂凑过来的,在住房上倒也不紧张。 建好一批就住一批呗,反正建房子的人是朱七牛安排的,农场也是他安排的,就连农部都是他在管,也没有什么人来扯他的后腿或是监督他。封侯书生的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