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论坛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从站长开始在线阅读 - 第301章 ARM架构

第301章 ARM架构

    arm2可能是全世界最简单实用的32位微处理器,其仅容纳了30,000个晶体管(相较于motorola六年后的68000其包含了70,000颗)。arm2工作时钟为8mhz,它的运算能力,比集成了13万个晶体管,最大时钟频率为20mhz的80286更为出色。

    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留意到这枚新问世却注定要名垂千史的伟大芯片,所有业内人士的目光都聚集在1985年10月17日发布的80386处理器上。

    arm2的性能虽远超16位元286,但相比于同样32位元的386处理器却显得很寒酸,没能给英特尔公司造成一丝的波澜。

    后继的处理器arm3更备有4kb的高速缓存,使它能发挥更佳的效能。可英特尔的80486又已经面世,两者性能依旧没有太多可比性。

    在1980年代晚期,苹果电脑开始与aco合作开发新版的arm核心,由于这专案非常重要,aco甚至于1990年将设计团队另组成一间名为安谋国际科技(advancedriscmachinesltd.)的新公司。也基于这原因,使得arm有时候反而称作advancedriscmachine而不是acoriscmachine。

    由于其母公司armholdingsplc于1998年的伦敦交易市场和nasdaq挂牌上市,使得advancedriscmachines成了armltd旗下拥有的产品。

    这个专案到后来进入了arm6,首版的式样在1991年释出,然后苹果电脑使用arm6架构的arm610来当作他们appleneonpda的基础。在1994年,aco使用arm610做为他们riscpc电脑内的cpu。

    aco公司在1993年成功开发出公司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颗处理器内核arm7,arm7的功耗非常低,适合手持式应用,制造成本也很便宜。

    正是为了避开英特尔的专利技术,aco公司只能选择可以用更少的芯片资源,更少的开发人员,却实现了一个性能相对较高的处理器芯片的risc技术。

    arm系统几乎都采用linux的操作系统,而且几乎所有的硬件系统都要单独构建自己的系统,与其他系统不能兼容,这也导致其应用软件不能方便移植,这一点一直严重制约了arm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1990年,苹果公司与aco公司独立出来,成立全新的安谋科技,当时新公司总共才十二个人。一直到ti公司与诺基亚加入arm阵营后,安谋科技的财务状况才得到改善,公司人数终于在1993年堪堪达到了五十人。

    x86系统由微软及intel构建的wintel联盟一统天下,垄断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近30年,形成巨大的用户群,也深深固化了众多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x86系统在硬件和软件开发方面已经形成统一的标准,几乎所有x86硬件平台都可以直接使用微软的视窗系统及现在流行的几乎所有工具软件,所以x86系统在兼容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技术研发是一个很公平的领域,有投入才会有产出。仅凭借着安谋科技的这么点人,即使一个人能当成十个人用,也远远比不上上拥有成千上万名研发人员的英特尔。所以arm后来转向了移动通信等领域,避开与英特尔的正面竞争。

    不只是arm,其他所有risc(精简指令集)架构的处理器,都从未在pc领域对英特尔形成过真正的威胁。英特尔的处理器从来不是在技术上领先的,相反在很长一段时间,英特尔的每一款新cpu都被业界批得一无是处。让arm直接在性能上和x86系列硬杠,显然是不现实的。arm有意无意地选择了与intel不同的设计路线——intel持续迈向x86高效能设计,arm则专注于低成本、低功耗的研发方向。

    那些应用开发商们不会对待英特尔的x86架构那样,为一款生死未卜的新处理器投入大量研发精力,用户如果想要采用新处理器,就必须忍受可选用软件匮乏的局面。

    但英特尔凭借向前兼容这一个优势,就免去软件开发商从头研发的成本,硬是靠着所有人口中落后低效,应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cisc(复杂指令集),在pc领域横扫了所有竞争对手。risc架构根本无法在个人pc领域立足,最后只能转战工作站和服务器领域。

    可在pc处理器领域,arm却从来没有胜过英特尔的x86架构。究其原因,英特尔在pc领域的影响力根深蒂固,arm与现有x86ndo的区别明显,x86结构的电脑无论如何都比arm结构的系统在性能方面要快得多、强得多。

    aco公司的财务状况一直很糟糕,研发资金投入十分有限,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技术落后让aco公司根本无法扩大研发投入,来追赶英特尔x86的脚步。于是arm在与x86的竞争中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从未获得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正面竞争的机会。

    aco公司为自己的pc机研发的指令集架构,最终却在四十年之后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才大展身手,arm微处理器核技术广泛应用于便携式通信产品、手持运算、多媒体和嵌入式解决方案等领域,已成为risc的标准。

    虽然依照前世原本的发展轨迹,用arm和英特尔的x86去硬碰硬,前途一片灰暗。白子睿却偏偏不信这个邪,因为他明白前世的arm之所以在pc领域无法立足的原因。

    其实arm架构从一开始就没跟上过英特尔x86架构的前进步伐,arm架构慢慢抹平了两者间的技术差距时,英特尔早已在pc领域竖起了厚厚的隐形壁垒,光是软件兼容性问题,就足以让潜在用户们望而却步。

    等到安谋科技在移动通讯领域独领风骚的时候,不甘心继续偏安一隅,决心再次对pc领域发起进攻,但这次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竞争,还有隐形的市场垄断。

    英特尔也一直对arm的自留地——移动通讯领域野心勃勃。结果双方相互试探都惨遭失败,在一个对方已经形成市场垄断的领域,想要立足实在太难。

    白子睿知道两款架构的发展历程,从中发现arm大力发展的机会。在1981年8月12日,ibm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投入市场前,计算机领域最火的微型计算机无疑是苹果公司的apple系列,apple1、apple2使用的都是mos6502处理器,英特尔的8086并不显眼。

    ibm公司正是看到了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微型机迅速商业化,大量取代了iibm的中型机和大型机的市场,公司在1979年的利润第一次出现负增长。于是ibm高层决定推出一款有竞争力的微型机夺回市场,这才有了ibm5150个人电脑的推出。

    万分感谢:20201212094815289书友大佬投来的月票支持!百炼子韧的四合院从站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