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论坛 - 历史小说 - 家父唐高祖在线阅读 - 第七十一章 一封家书

第七十一章 一封家书

    美良川一战缴获的战利品,除了粮草之外,还有数百头活羊。李智云下令杀羊犒劳三军,士兵们堆起柴堆,点燃篝火,在柴火上烤全羊,然后全军将士饱啖了一顿。

    大军在美良川休整一天后,准备第二天就班师回营。次日卯时,刚要开拔之时,来了一位信使。信使是二哥派来的,他给李智云送来了一封信。李智云拆开来一看,信是阿爸写的:

    世民、智云:

    惊悉你们的堂叔李孝基等人被俘,阿爸心中甚为焦虑,望设法营救。

    阿爸

    李智云读完信后,陷入了沉思。阿爸不以皇帝的身份下诏书,而是以父亲的身份写家信,对于这一点,他完全能够理解。毕竟,营救堂叔,是出于亲情私谊,如果以皇帝的身份下诏令,确实有些不太合适。这封信大概是阿爸派快马送到前线的,二哥把阿爸的信转交与他,显然是把营救堂叔的重担交到他的肩上。

    李智云成为李家的一份子后,当然要了解李家的情况。他知道,阿爸没有亲兄弟,只有几位堂兄弟,而李孝基与阿爸的关系最为亲密。阿爸让堂叔率兵攻打夏县,本来想让他建功立业,不料堂叔却被尉迟恭给俘获了,阿爸心中的焦急是可想而知的。

    李智云因为飞机失事,穿越到这个世界,与原来的家人完全隔绝了。好在,在这个世界上,他还有许多亲人,除了阿爸阿妈,哥哥姐姐外,当然也包括堂叔和其他的亲属。他已经经历过一次失去所有亲人的痛楚,所以,对现在的这些亲人,也就格外地珍惜。因此,此次营救堂叔,他责无旁贷。再说,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救援堂叔等人,现在,堂叔他们还被关押着,他的任务自然还没有完成。

    李智云让人将几位将领都叫了过来,将阿爸的信给他们看了,然后道:“我们不回柏壁了,先去夏县,营救我堂叔他们,顺便打下夏县,诸位意下如何?”几个人一听,都表示十分赞成。于是,李智云下令,大军立即开拔,前往夏县。

    队伍经过两日的行军,来到一座叫高阳的镇子,就在镇外的开阔地上驻扎了下来。高阳镇离夏县县城还有五十里,程咬金见队伍不走了,急匆匆跑来找李智云,问他为啥停下来?李智云皱着眉头道:“如何攻打县城,我还没有考虑好呢。”

    “那你慢慢考虑吧。考虑好了,别忘了告诉老程,老程还等着立功呢。”

    当日下午,李智云在军帐外面的空地上,让蔡虎陪自己练剑。樊书香跑过来闲逛,她换下了蔡虎,给李智云当陪练。樊书香的剑法套路别具一格,李智云很不适应,接连被刺中了好几次。他扔掉手中的木剑道:“不练了,咱们歇歇吧。”

    樊书香得意地:“怎么样,不行了吧?你喊我一声师傅,我天天过来陪你练剑。”李智云没喊她师傅,而是道:“樊小姐,你愿意跟我去一趟夏县县城吗?”

    “那好哇,当然愿意喽。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明日。”

    李智云之所以要去夏县县城,主要是想去摸摸情况。尉迟恭离开夏县时,只带走了战利品,并没有带走俘虏,所以,堂叔他们应该还在夏县。至于他们被关押在哪里,是死还是活,现在都不知道。所以,要想营救他们,必须先把这一切给弄清楚了。当然,他完全可以派人去县城侦察,而他之所以决定亲自前往,有更深一层的考虑。

    李智云率军前往夏县,主要目的是救人,其次才是打下夏县。如果他贸然进兵,将县城包围起来,强行攻城,万一惹恼了吕祟茂,他把俘虏给杀了,那他营救堂叔等人的计划就会泡汤。再说,据斥候探知,吕祟茂有四五千人马,而他率领的军队,除了在美良川之战中伤亡的士兵,加上补充的俘虏,现在还有五千人左右,兵力上并不占优势,如果强行攻城,并无多大胜算。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后才是攻城。但如何伐谋和伐交,他并不知道,只有进城后再慢慢地想办法。

    李智云知道,亲自带人进城,自然十分危险。可是,除此之外,别无良策。所以,斟酌再三之后,他觉得,为了救出堂叔他们,这个险自己必须得冒。

    李智云曾经去过夏县,不少人都认识他,为了防止身份被人识破,必须进行化装。他让伙夫用糯米熬粥,制成了糨糊,然后剪下猪崽的细毛当胡须,用糨糊贴在嘴唇和下巴上。弄完后,用铜镜一照,原来有些稚嫩的面容多了几分沧桑感,年龄一下子大了好几岁,连自己看着也觉得陌生。看来,化妆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蔡虎也去过夏县,李智云如法炮制,给他也化了妆。

    那只燧发式手枪不能带了,那玩意儿尺寸太大,没法藏在身上。如果他背着一支手枪走进县城,必然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他带了一把宝剑。古代的书生喜欢佩剑,不管会不会武功,他们都要身佩一把宝剑,以表示自己文武双全。

    李智云和蔡虎又去了一趟高阳镇,按照各人的尺码,向居民购买了几套衣服。他穿上一件青色隐花绸布、圆领大袖的襕衫,佩上宝剑,看上去像一名外出游学的书生。给樊书香买了一件蓝色带碎花的襦裙,她穿上后就像一名丫鬟。而蔡虎则穿了一件紫色素布襜褕,装扮成管家。

    他们又花钱租了一辆青布蓬两轮马车,在军中找了一位会赶车的校尉,名叫王文清。王校尉名字听上去雅致,但人长得黝黑粗壮,穿上粗麻的衣服,看上去还真像一名车把式。

    折腾一番后,四个人就赶着马车出发了。五十里的路程,半天就到了。到了夏县县城外面,李智云、樊书香和蔡虎下了马车,跟着马车往前走。城门那儿有士兵把守,他们正在检查进城的行人。

    几个人走到城门口,一名士兵拦住了马车,大声道:“干什么的?”李智云面带笑容,语气柔和地:“长官,我们是外乡来的,进城走亲戚。”

    “走亲戚?”士兵的目光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扫了一遍,点头道,“那好吧,快交钱。”

    “交什么钱?”

    “城门税。”

    “我们又不是行商货贩,交什么城门税?”蔡虎辩解道。

    “魏王的命令,不管是不是行商货贩,进城都得交城门税。每人五十文,你们四个人,一共两百文。”

    李智云听明白了,城门税原先只收商贩的,吕崇茂把它扩大到针对所有人,实际上成了过路费。蔡虎还想争辩,李智云道:“算了,给他吧。”蔡虎掏出碎银,递给了守门士兵。

    交了银子后,四个人顺利地进了城。李智云回头看了一眼,这些士兵把守在城门口,就是专门收过路费的。吕崇茂不仅僭越称王,而且横征暴敛,进城就要交五十文,如此苛捐杂税,夏县的居民恐怕要遭殃了。

    进了县城后,他们沿着大街往前走去。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县城已经完全变了样,几乎让李智云认不出来了。当然,不是指街上的景物有了什么变化,而是街上的人完全变样了。在他的印象之中,夏县是个丰饶之地,百姓过着富足的日子。可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街上的许多人似乎营养不良,面有菜色。更令他不解的是,街道两旁还散布着许多流民,这些人衣衫褴褛,居无定所,有些人在店铺的屋檐下面铺了一些稻草,上面摆放着肮脏破旧的被褥,还有人在空地上用油布搭设了简易的棚子。穿着破衣烂衫的孩童追着行人讨要铜钱,一些流浪汉坐在街旁发呆,他们目光空洞,表情麻木。

    李智云不知道这些流民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是夏县本地人,还是从外乡逃难来的呢?

    他们赶着马车去了驿馆。驿馆本来是用来接待官员的,夏县脱离大唐后,现在主要用来接待过往的商旅。驿馆里的驿卒都更换了,现在的驿卒,李智云一个也不认识。这样更好,免得他遮遮掩掩,怕被人认出来。他还居住在上次的那间客房,樊书香和蔡虎住在旁边,王文清因为要照顾马匹,就住离马厩更近的一间客房。等他们安顿下来后,天已经擦黑了。

    翌日上午,李智云带着樊书香和蔡虎上了街。他们走到一条大街上,街道旁边有许多家店铺。当他们经过一家店铺时,发现店主正在与几名士兵争执。李智云停下脚步,听他们争吵什么。原来,那几名士兵是来收钱的,可店主说还没开张,没钱给他们。

    店主是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穿着一件褐色素布的直裰,须发斑白,身体瘦弱。那几名士兵很是粗野凶戾,他们见店主不给钱,很不耐烦,上前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店主倒在了地上,一名士兵还不罢休,上前用脚去踹他。

    这些士兵如此欺负老弱,樊书香实在忍不住了,冲上前飞起一脚,将那名士兵踢翻在地。旁边的一名军官一见,领着几名士兵气势汹汹朝樊书香走过去,叫道:“嚯,小娘子武功不错呀,想找喳儿吗?”

    李智云一见情况不妙,连忙上前拦在中间,满面笑容地:“长官,误会,误会。这位店家欠你们多少钱?我替他出了。”军官上下打量了他一下,见他像个斯文的公子,也不想把事情闹大,便扭头问旁边的士兵:“这家欠多少钱?”

    “一百文。”

    李智云转身向蔡虎要了一块银子,递给对方道:“这是五两银子,多出来的给弟兄们买酒喝。”军官接过银子,在手掌里掂了两下,道:“这位公子倒挺识相的。”说罢转过身去,一挥手,带领手下士兵又去了旁边的那家店铺。

    樊书香走到李智云身旁,盯着那帮士兵的背影,心有不甘地:“你怎么给了他们那么多钱?太便宜这帮家伙了。”李智云小声地:“花钱消灾嘛,别忘了这是什么地方,千万别再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