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节

    也就是说,姜沃现在依旧是兼任吏部尚书。

    朝上贞观年间旧臣虽所剩不多,但许多人还是记得旧事的:上一个做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的,还是先帝年间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在先帝一朝,可谓是除了房相的尚书左仆射外,其余的重臣之位坐了一个遍。

    彼时也有人上书先帝,密表长孙无忌权宠太过。先帝于朝上直接道与长孙无忌君臣之间“凡事无疑”更是直接令群臣勿谏,道‘疏间亲,新间旧,谓之不顺,朕所不取也!’[1]

    当年之事,岂不是恰如今朝?

    但哪怕是长孙无忌到了改朝换代,结局又如何呢?

    正巧,这位姜相与从前长孙太尉也很像:因她与皇后相识少年微时,追随当今也是起自潜邸,旧年情分颇重,听闻几位皇子公主们(除太子身份贵重外),都叫她一声姨母。

    但长孙太尉这种有血缘关系的亲舅舅都……何况这种完全没有血亲的什么姨母。

    且姜相无家族又无子嗣,也不似长孙家能频频跟皇室联姻——将来若跌重,必是粉身碎骨!

    在正式拜相的诏令下来前,姜沃就听过不少类似的流言,实不太在意。

    相较这些流言蜚语,她倒是更在意一件事——

    李勣大将军为何会荐她为尚书右仆射。

    虽说二人私交不错,她对大将军是极敬重,而因医书、火药、城建署等事,大将军对她也颇为欣赏,甚至会明里暗里回护一下(譬如为她请罚俸禄事)。

    但以大将军的为官谨慎,本应不会做出在自己还任尚书左仆射时,推荐另一位尚书省宰辅之事。

    毕竟如此一荐,便似她收了狄仁杰行卷一般,多少总带了官场上的半师之谊。

    按照大将军一贯行事来推演,更该是皇帝封了她为右仆射后,请大将军对她多加教导,大将军才会应下。

    姜沃的这点疑惑,在她拜相的这一日,得到了解答。

    *

    冬至日大朝会后,姜沃随着李勣大将军来到了尚书省署衙。

    李勣大将军并未训诫太多,只是大致道:“尚书省总领六部,纪纲百揆,自是机要之处。”

    姜沃颔首,简略来说,三省宰辅的分工如下:中书省拟诏令(制定方案),门下省封驳批议(审核方案),最后由下管六部的尚书省来执行。

    尚书省是负责做事的部门。

    “你做了多年吏部官员,又掌考功事,于六部公务原就熟知,尚书省诸事接手起来,应当也不会太难。”

    进行过一番简略的‘岗前引导’后,李勣大将军还邀姜沃今日去他家做客。

    姜沃欣然前往:说来城建署给大将军修完路后,她还没见过呢!她也想见见正门前的郁督军山纹样。

    那可是皇帝特意令工部尚书阎立本画的,绝对是本朝独一份。将来无论那些世家豪族出多少钱修路,都不可能逾越这份御赐的荣耀。

    倒是阎立本有些郁闷,他更擅长人物画啊,结果圣命下来,还得画一座他根本没见过的山脉。

    总之,自打月余前这条路修成,李勣大将军也常邀亲友去做客,而且一定请人去他家大门口看看……

    姜沃今日就应邀而来。

    她与英国公于正门欣赏郁督军山纹样,李勣指着一处山岭,给姜沃讲他就是在这里抓住了最后一脉薛延陀汗王,也就是夷男可汗的亲侄子咄摩支可汗。

    可巧就遇到了出门撒欢的李敬业——

    英国公府的正门,除了皇帝驾临自然是不开的,李敬业是从东面侧门出来的。

    他一身银光灿灿的骑装,极为显眼,身后还呼啦啦跟着十来个家丁和小厮,前呼后拥替他牵着马,抱着骑射之物。

    不但如此,他自己还‘左牵黄右擎苍’。

    是真·左手牵着一只灵活矫健的纯黑色细犬,右肩膀上蹲着一只带着银项圈羽翼鲜亮的兰鹘猎鹰。

    好一副斗鹰走马世家纨绔的标准作风。

    姜沃虽然不是大夫,但明显感觉到,身边英国公血压蹭蹭就上去了。

    李敬业也没想到祖父和姜相正好就在门口,跟他撞了个脸对脸。

    只能把手里的鹰、犬都交给小厮,自己霜打了的白菜似的上前问好。

    李勣大将军一字一句问道:“这是要去哪儿?”

    李敬业不敢扯谎,老老实实道:“冬至休沐三日,孙儿准备去郊外山上射猎。”

    姜沃就听英国公沉声道:“好。休沐三日,你安排的倒是明白。那还等什么,还不快去?”

    李敬业闻言惊喜道:“祖父允了?多谢祖父!”然后欢快吹了声口哨,兰鹘猎鹰闻声飞到他的手臂上来,李敬业还问道:“祖父见过我这只新的兰鹘吗?它特别会抓兔子!”

    姜沃:……

    她见英国公手里握着的马鞭一动,连忙干巴巴劝道:“骑射也是六艺之一。”

    待李敬业离去,李勣大将军看着二十多岁依旧走马耍鹰的长孙,再回头看看不惑之年拜相的姜沃。

    发自内心长叹一声,然后道:“我这一世,固然是位极人臣,可惜两子皆平庸,最多官至刺史。”

    “孙辈……”李勣大将军直接放弃评价,转头对姜沃直白道:“还盼姜相将来多照拂一二。”

    原来如此。

    姜沃心情略有些复杂:李敬业,有你是我的福气。

    **

    在这一天漫长的冬至日后,夜里,姜沃终于独自一人打开了系统。

    她达成【黄金成就】,系统要给她进行体质升级了——

    电子音响起:【系统将在接下来的四十九天,替您提升一点体质(6点·六脉调和→7点·神满气足,益寿延龄)】

    7点体质,系统用了两个词来形容。

    不再是之前‘5点·中人之体’和‘6点·六脉调和’这样单个的词汇了。

    下面甚至还跟着备注:【神满气足:精元饱沛,宿疾并消,神气充足,身轻无乏】

    姜沃反复念了两遍:懂了,就是给我好的精神和体力继续卷呗?

    她又好奇问起小爱同学没有备注的后半句:“所谓益寿延龄,是指多少岁呢?”

    小爱同学答道:“至少八十岁没问题。”

    姜沃想了片刻,忽然觉得‘7点’体质有些熟悉。

    精力充沛加长寿——啊,原来她奋斗半生,系统开挂加持两次,这才终于追上了武皇的出厂自带属性。

    **

    冬至过后,很快就是新岁。

    而接下来的麟德二年,对姜沃来说,是很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她见到了许多离别多年的故人。

    说来,还要感谢许敬宗于年前上的一道奏疏。

    他于祭祀之礼上请改:“高祖、太宗皇帝配祭昊天上帝,高祖皇后太穆皇后、太宗皇后文德皇后配祭皇地祇。”[2]

    “请旨封禅。”

    二圣下诏,命百官,尤其是礼部议定封禅礼仪——

    皇帝决定封禅泰山了!

    其实先帝一朝,曾几次议过封禅大礼,但因内外朝事等各种缘故,终太宗一朝,终究未成行。

    如今陛下再定此事。

    封禅可不是今日决定,明日就能启程的事。起码要提前一年定下行期,再安排各项事宜。

    *

    二圣是于麟德元年冬日,定下次年十月出发,后年正月正式封禅。又诏令百官能随行者皆至,共襄盛举。

    因而麟德二年,姜沃见到了许多故人。

    皆是千里,甚至是万里之外的归客。

    第154章 故人归

    所谓封禅泰山,便是帝王亲于泰山祭祀天地。

    《管子·封禅》中曾有记,三皇五帝内伏羲、神农、炎帝等亦曾封禅泰山。

    夏商周后的帝王中,秦始皇汉武帝亦曾封禅泰山,故而后世帝王皆重此礼。

    *

    麟德一年正月。

    皇帝正式下诏封禅泰山。

    姜沃与旁人不同,她是双重身份:既在大唐待了数十年,亦有后世人的目光——无论从哪一种身份看,先帝唐太宗数次议及封禅,却都因国事未能成行,实是有些遗憾的。

    毕竟一凤皇帝之功绩,实配与秦皇汉武并称封禅。

    不单姜沃如此感叹,皇帝念及父皇亦做此想,正如姜沃在尚书省内看到的这份诏书。

    此诏非中书省代写,而是皇帝亲笔:先写了高祖开国之功绩,又提起先帝惶惶伟业:“太宗功宏炼石,定宇于再麾,业比断鳌,饮沧溟而一息。”。夸过自家父皇,写到自己的时候又换了“忝奉馀绪,承威积庆”的口吻,表明自己是继承先祖基业,努力守成奋进之帝王。[1]

    总结完一家三代的光辉历史(和现状),最终下诏:岱宗(泰山)封禅!

    于是麟德一年,姜沃刚到尚书省,就见一道道诏令发下来,令人忙的晕头转向——

    帝诏册封李勣等六位宰辅为检校封禅使。

    帝诏许敬宗(前礼部尚书)、现任礼部尚书许圉师,以及礼部诸礼官速定封禅典仪,于四月前呈上。

    帝诏诸州都督、刺史,于今岁十一月前,集于泰岳之下。(诸边关防守紧要州府官员不在其列。)

    帝诏天下诸州,才子俊彦,皆举送入京。

    ……

    姜沃便在李勣大将军的指导下,挨个分理这一道道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