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论坛 - 历史小说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在线阅读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84节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84节

    地里粮食收割好以后,晒一晒,大家都会用板车拉回村里,在村口的打谷场碾出来。

    那块地,常年被碾压,所以特别平整,很适合碾粮食。

    那这事儿当然得亲自去看啊,不去看看谁能放心。

    包括张阿花在内,大家也不着急割麦子了,丢下镰刀就往村里跑。

    这会儿李家村村口已经围满了人。

    村长李福已经把粮食装袋,激动的脸色通红,他家婆娘,以及儿子、儿媳脸上的笑容都合拢不住。

    张阿花扒开人群走进去,急急问道:“村长,听说你家一亩地出了三百二十斤的粮食?”

    李福笑道:“对对,刚上完秤!好家伙,刚开始我都以为是秤坏了,后来换了好几杆秤,都是这个数,足足三百二十斤,一点都不带少的!”

    张阿花人都听傻了。

    刚才邻居说她家一亩地至少能多出50斤粮,她还觉得对方在夸大其词呢。往年地里能出一百五十斤粮食,大家都兴奋的不行。

    现在一转眼,村长家一亩地多出来一百七十斤粮食!

    那可是多出来整整一百七十斤,总共三百二十斤的粮食啊,不仅翻倍,比翻倍还多!

    张阿花反应过来,猛然拔腿就往回跑,边跑边激动喊道:“泉儿!李泉!”

    李泉也红着脸跟上他娘的脚步:“娘,我来了!”

    “她这么着急干什么呢?”

    “当然是回地里割麦子啊,张阿花家和村长一样,都是用了耕犁、用了耧车,还打了农药。村长家一亩地能收三百二十斤粮食,她家肯定也能。”

    “对对,赶紧回去割麦子!”

    “今天这实在是个大丰收年啊,一亩地三百二十斤粮食,我种了大半辈子地,就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收成。”

    “这都得感谢县太爷啊,要不是有他,咱江县哪有这场大丰收!”

    李福家里一亩地收了足足三百二十斤的粮食,这事儿当天早上就在江县传开了,然后引发巨大轰动。

    江县人种了这么多年粮食,何曾有过这种大丰收啊?

    人们激动过后,也都卯着劲开始在自家田地里收割庄稼。

    大家现在都想到一起去了,既然李福地里能收这么多粮食,那自家也可以啊!

    一亩地足足多出来一百多斤粮食,那十亩地,可就是一千多斤呐!

    想想这个粮食数量,大家再也不用数着粮食颗粒抠抠搜搜过日子了,以后那还不是敞开肚皮随便吃!

    这个丰收期,江县人出门后打招呼的方式都是:你家一亩地出了多少粮?

    涉及到这种事情,以前大家都还藏着掖着,而且因为出粮少,丰收期也不见几个笑脸,可现在,都在笑着攀比呢!

    “我家一亩地足足出了三百斤粮食!”

    “呦呵!那你家多,我家只有二百斤,后悔当时没用耧车啊。”

    “猜猜我家多少?一亩地三百三十斤呐!最近我做梦都在笑。”

    “我家最开始没买耕犁,锄头翻的地不够深,但幸好用了耧车,出了二百四十斤粮。”

    这么一对比,大家琢磨出味儿来。

    凡是耕犁、耧车、农药全部用上的田地,出的粮食基本都在三百斤左右!

    就算只用其一,那也能足足多出来好几十斤粮食。

    甚至就连北边贫瘠的石门村,因为旱期有坎儿井水灌溉,又用了农药,每亩地都多出了50斤粮食!

    如果说,大家以前是打心眼里尊敬、爱戴县太爷的话,那此次丰收期,人们真是把县太爷当神仙人物来对待了。

    用了他发明的东西,地里粮食收成直接翻倍!

    这年头,人们日子过得苦啊,连饭都吃不饱。人们的想法也很朴素,只要你能让百姓吃饱饭,那百姓就永远支持你,爱戴你!

    甚至有人在家里,给县太爷立了长生牌。

    因为这大丰收的粮食,不仅仅能让人们填饱肚子,还能保证大家在接下来寒冷的冬天,不至于因为缺一口吃的而冻死、饿死啊!

    粮食晒好收进袋子的时候。

    李家村有位穷苦家的女人跪在粮袋子面前嚎啕大哭,她开心,但也难受啊!

    因为去年冬天,她家的小子没挨过去,活活给饿死了。

    像是这种冬天饿死人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在江县,实在太常见了。

    很多时候人们已经麻木。

    可偏偏看到现在这场大丰收,反而绷不住开始眼泪啪嗒啪嗒的掉。

    “嫂子,嫂子!这大好时候,可不兴哭啊。”

    张阿花跟这个嫂子关系挺好的,看着对方哭,她忍不住也开始掉眼泪。

    但还是将对方搀扶起来,哽咽着安慰道:“三儿那是没福气,去得早。但你看看,你家老大,还有二姑娘都还在呢,他俩以后指定能跟着你过好日子。咱不哭了啊,这样,村长那边组织人往县衙拉税粮呢,咱一起去县衙,当面感谢县太爷!咱这好日子,都是县太爷给的呐!”

    对对,感谢县太爷,一定要当面感谢县太爷!

    那嫂子闻言还真不哭了,站起来抹了一把眼泪:“让你看笑话了,我就是哭一哭,心里也好受些。你说的对,我得亲自去县衙一趟,去感谢县太爷。”

    庄稼地的农民们,日子苦,心思也朴实。

    眼看收了这么多的粮食,大家心里甜滋滋的,也是真心感激县太爷。

    往年一听交税粮,大家都烦闷。

    哪像今年,一个个抢着交!

    到了衙门定好的收粮日子。

    许多人自发上赶着帮忙运粮,甚至还有带着鸡蛋、青菜、腊肉等等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准备带去衙门,给县太爷尝尝。

    等出了村子,路上基本都能遇见送粮食的板车车队。

    人们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看到有人拎着好东西,心里都懂怎么回事儿。

    “哎呦,腊肉啊,这可是好东西!”

    “家里婆娘囤在地窖里,一直舍不得吃,这次非得让我带着去送给县太爷。你别说,还真有点舍不得,可一想想县太爷能吃上我家一口腊肉,哎呦,这心里就美的慌。”

    “哈哈哈哈我家也是,这鸡蛋就是给县太爷准备的!”

    “我家婆娘说了,县太爷肯定不会收,到时候让我机灵点,放在县衙门口就跑。”

    除了给县太爷带了好东西。

    路上众人碰面,聊得最多的,就是自家最近晚上吃了什么饭。

    “我家昨晚炒了个鸡蛋,每人还分了半碗麦饭汤!”

    “哎呦,我家还做了麦饼,吃饱肚子的感觉,可真舒坦啊,干活儿都有力气。”

    “我家那败家男人,割了二两猪肉回来。”

    “你们这算啥,还得是看我家,我家把过年屯的腊肉给吃了一块!”

    人们是真高兴啊。

    推着板车一路聊,哪怕是不认识的,都能聊上许久。心情好,干什么都舒畅!

    还有那听说别人家吃了什么好的,心里羡慕的不行,想着今晚回家以后,也让婆娘大方一把,做顿好的。

    这大丰收的时候,就该吃顿像样的,奖励自己一番呐!

    大家一边聊,一边推着板车,把粮食送到县衙。

    衙门外,有年轻的差役已经提前在等候着,指引大家绕过围墙,去后面的仓库交接税粮。

    仓库外面一片闹腾。

    人太多了,声音小点都传不出去。于是裴宝来干脆爬到一堆粮食麻袋上,大声喊道:“来来来,来这边交粮食。交完以后不要走,出去右转,有大大的惊喜!领完惊喜以后,还是不要走,你们再回来,还有惊喜!县太爷说了,今天凡是拎着你们家鸡蛋啊、肉啊来县衙的,都赶紧收好了带回去啊!这些惊喜衙门都不收的,衙门给你们准备惊喜就够了!”

    人们顿时一片哄笑。

    平时当官的想办法压榨老百姓,可现在也是邪门,百姓想送东西,都送不出去呐!

    而且,县太爷还给大家准备了惊喜?

    什么惊喜?

    抱着疑惑的心情,张阿花交完粮食以后,跟同村的嫂子一起,听从差役的指示,右转绕过县衙的围墙,来到另一侧。

    结果刚转过围墙,就闻到了扑面而来的香气,还有人们兴奋的议论声。

    “这个面糊糊汤,里面还放有鸡蛋,可真好喝啊。”

    “还有这大白馒头,太香了!以前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能吃上这种大白馒头,没想到竟然在县衙实现了。”

    “县太爷可真是大好人呐!”

    “我觉得最好吃的是这个花卷,咸香味儿的,舌头都要给香迷糊了!”

    张阿花有些茫然。

    随后找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今天但凡是来县衙送粮食的民众,县衙都会管饭!

    那饭,是面糊鸡蛋汤,和白面馒头、以及花卷。

    张阿花和身边的嫂子眼睛都瞪直了,乖乖,县太爷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没想到送粮食还有这样的意外好处呐?

    两人赶紧去领饭的队伍排队。

    广场上支着好几口大锅,一只锅在熬面糊汤,一只锅在蒸馒头,还有一只锅在煮热水。大家吃饭后用过的碗,都要在沸水里煮一遍,然后再给下一波人使用。

    丁晴本以为自己今天会很忙,但其实真不是。

    因为民众们真的太热情了,有人自发来帮忙打水,还有人主动来负责刷碗,还有几个干活麻利的嫂子,打听了怎么揉面做馒头以后,手脚麻利的来帮她做馒头、花卷。

    有人吃了馒头、花卷、面糊糊以后,会来问丁晴:“丁厨娘,你这饭咋做的啊,也太好吃了!”

    丁晴就笑着说道:“先用石磨,你们回头看,对,就是那个驴在转圈拉着的石磨,那是县太爷发明的!用那个石磨,可以把小麦磨成细细的粉,然后掺水和面,上锅去蒸。至于面糊汤,也是用面粉做的,还放了鸡蛋。哎呀——这锅馒头熟了,来来,大家这边排队!不要拥挤,县太爷说啦,每个人都有份!”

    全是小麦面粉做出来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