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在线阅读 - 第166节

第166节

    没想知道他的打算后,应长川竟抢着将这笔钱付了。

    就连江玉珣说要给他打折,天子也没有答应。

    应长川喝了一口酒,“孤何时赖过爱卿的账,”停顿几息他忽然挑眉道,“爱卿若是不信孤,不如再拿算盘过来仔细算算?”

    “不不,臣完全没有这个意思……”江玉珣立刻如拨浪鼓一般摇起了头。

    开玩笑,他现在可一点都听不得“算盘”这两个字!

    江玉珣对喝酒的兴趣不大。

    今早虽没有下雨,但是入了秋之后天气就变得阴冷起来。

    他并没有与众人一般喝酒庆贺,而是在心脏落回嗓子眼里后随意提起玉壶,为自己倒了一杯热茶暖身。

    见状,送就酒正要走的桑公公突然停下了脚步。

    陛下何曾如此与人逗趣瞎聊过?

    早默认江玉珣和应长川关系“特殊”的他自认看透一切,并没忍住笑了起来。

    ——这分明是在目挑心招呢!

    心里有鬼的江玉珣正愁没有办法转移话题。

    见桑公公忽然怪笑出声,他一边将茶杯放置唇边一边随口问:“公公这是怎么了?”

    桑公公“嘿嘿”一笑,他忽然左右观望了两下,并压低了声音凑上前来说,“江大人和陛下之间,哪里用计较得那么清楚?”

    江玉珣刚喝了半口茶,差点被桑公公的话吓得喷了出来。

    他强忍难受将茶咽入腹中:“咳咳咳——”

    “哎!江大人这是怎么了?”桑公公被对方的反应吓了一跳,他连忙递上丝帕,并将江玉珣手里的茶杯接了过去。

    “没……”江玉珣深吸一口气,一边摆手示意自己没事一边桑公公说,“没事,不小心被烫到了而已。”

    才怪啊!

    江玉珣艰难地调整呼吸,同时疯狂于心底尖叫起来。

    ……究竟是什么关系,才不用计较得那么清楚?

    春皓山上的冷风一吹,方才那口茶一呛。

    江玉珣竟于刹那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大周男风盛行,有一半达官显贵家中都偷养着男宠。

    并没有听说过有关应长川“无性恋”传言的桑公公,定然是以为……自己和应长川是那种不清不楚的关系啊!

    江玉珣正想说话却不小心咬到了舌头。

    原本白皙的脸在瞬间变得通红通红。

    ……奇怪。

    桑公公一脸古怪地看向江玉珣。

    喝水也能够将脸烫红吗?

    江大人还真是不小心啊。

    -

    今日半座昭都的人都聚在了怡河两岸。

    除了达官显贵外,不久前被送至昭都的那批人才,也在春皓山旁共同见证着这一日的到来。

    观礼结束众人将要散去时,江玉珣特意找了上次改进提花机的木匠管士铭详聊。

    在江玉珣看来,大周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

    如今朝廷就连阴冷潮湿的皇宫都不着急修葺,更别说去大范围推广“提花机”这种注定服务于少数人的物件了。

    一段时间过去,不久前还是半成品的提花机已经彻底完工。

    而管士铭的精力,也投入到了对织布机的改进上去。

    相比起以精密著称的提花机,改进织布机对管士铭而言要简单很多。

    而更令江玉珣惊喜的是,除了管士铭本人以外,他的妹妹更是擅长纺织,对织布机的改进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江玉珣大致了解进度之后,心里便有了打算……

    如今大周百姓常最穿的还是粗布麻衣,棉布对大部分人而言仍属奢侈品,在市面上的售价甚至一度赶超丝帛。

    实际上棉花种植要比养蚕缫丝简单许多。

    最大的问题只是没有推广开来而已。

    如今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了屯田的队伍之中,想必用不了多久大周就能彻底摆脱“缺田”的问题。

    而在那之后,便可以将一部分土地划出,专门用来种植棉花还有蔬菜、水果。

    江玉珣告别管士铭后,便随众人一道向仙游宫而去。

    而在走前,他还不忘拜托对方替自己做了一个小小的物件。

    ※

    大周以南为尊,不但整座都城坐北朝南而建。

    位于都城最南面,取“紫气东升、有凤来仪”之意的“紫仪门”,更是整座皇都里最为雄伟壮观的正门。

    大周的权力中枢已暂时搬离羽阳宫,前往更西边的仙游宫。

    但一些重要活动仍要在昭都进行。

    几日前,新制成的茶砖已辗转从烁林郡送到了昭都。

    远道而来的使臣也打算趁着天气还没彻底转凉的时候,快马加鞭回到克寒。

    按照旧礼,天子将亲自由紫仪门将使臣送出昭都。

    ……

    装满了茶叶、烈酒、药物还有丝帛的马车缓缓碾过昭都长街。

    整座都城的百姓都齐聚道路两边,欢送着使臣的离去。

    秋风吹过长街,托起了次嘉披散在脑后的长发。

    眼见紫仪门将近,次嘉不由转身看向背后。

    最近这段时间,他已在大周郎官的带领下参观了昭都。

    不但了解了此处风物,且亲眼看到了大周的强盛。

    离别的时间将近,他的心中竟生出了几分不舍。

    “宣克寒使臣次嘉觐见——”

    内侍官的声音自高处传了过来,次嘉当即下马向城墙上而去。

    他郑重地朝站在紫仪门上的天子行了一礼,末了将右手放在心口处郑重又真诚地说:

    “臣在怡河两岸走过一遭后,更觉得克寒与大周注定只能做朋友。此行回朝后,臣定会将在大周见到的所有事物如实禀报给我克寒王。未来若有机会,克寒愿与大周正式结盟,共襄盛举!”

    说着,次嘉忽然学周人那般举手加额,再朝天子行了一礼,并双手奉上一本金册。

    早在次嘉出发之前,克寒王便已经生出了“结盟”之意。

    且不说大周率先将使臣派往克寒,本就令克寒感受到了友好与尊重。

    单单是能够“消腥解热”的茶叶,对他们而言都是天大的诱惑。

    此番亲眼见识过大周的繁华与强大之后,身为使臣的次嘉终于将此书拿了出来。

    应长川缓缓翻开金册,拿出白玉玺印轻轻地盖在了这本国书之上,并双手交还次嘉。

    ——这一次,克寒的计划与大周不谋而合。

    -

    周与克寒虽然还不算正式结盟,但是互送国书之后,两地之间的往来注定要更加频繁。

    正午时分,天子率领文武百官于紫仪门上送走了这位新友。

    而后,昭都的长街终于再次恢复了喧闹。

    大臣们纷纷离开昭都,乘坐马车朝着仙游宫而去。

    只剩下应长川和江玉珣还在紫仪门上静静地凝望着远方。

    “真高啊……”江玉珣忍不住跺了跺脚,仔细感受砖土的余颤。

    紫仪门由黄土夯筑,成并加以砖壁包裹。

    它足有三十多米高,相当于现代的十层楼,是华夏历史上最高的城门。

    上一世的时候,江玉珣只见过它残存的黄土地基,并遗憾于无法亲眼见证其辉煌。

    没承想如今他竟真的有机会站在紫仪门上俯瞰整片怡河平原。

    见江玉珣满脸感慨,应长川不由轻声道:“怎么了?”

    时间的力量在这一刹那具象化。

    江玉珣忍不住比较眼前的城垣,与记忆里的黄土,心中突然生出了些许的遗憾与恐惧。

    “……臣忽然有些难以想象,怎样的风吹日晒,才会让这样雄伟的城墙化作黄土。”

    话音落下,江玉珣向他行了一个礼,缓步走上前去。

    从紫仪门向下看,人与马车均化作小小的黑点。

    联通南北的官道,如一根细绳穿过平原向平线的另一边延伸而去。

    今日昭都城外热闹无比。

    最后一群自克寒来的马匹,正顺着官道向北而行,马蹄之下生出阵阵黄烟。

    而次嘉等人的身影,已渐隐于烟尘之中。

    再远一些,还有一些南迁桃延郡开荒的百姓,正在官兵的组织下携家带口沿怡河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