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回到现代后,我成了学神在线阅读 - 第77节

第77节

    “抱歉,忘了时间。”景长嘉有些不好意思,“家里还有饭吗?现在回去再做很麻烦,找个食堂随便吃点吧。”

    封照野想了想:“那我带你去个比较近的地方。”

    他带着景长嘉往回走,穿过计算机中心走到了拉冬湖边。又绕着湖边走了两分钟,找到了一个操作台。

    他扫码操作了一下,没一会儿一艘无人小艇就从拉冬湖的另一端滑了过来。

    封照野一步垮了上去,转身朝景长嘉伸出手:“嘉嘉,上船。”

    拉冬湖上现在还有些学生在划船玩。景长嘉跟着上了船,问他:“去哪儿?”

    “四季俱乐部。”

    那是一个种着很多植物的宅子。还没靠近就闻到了一股很熟悉的香气。

    “是桂花吗?”

    穿过满是植物的前庭时,景长嘉忍不住抬头去寻。于是枝叶间就有星星点点的黄色小花在灯光中被他捕获。

    “是的。听说是专程从牡丹湖边移植过来的。”封照野笑道,“这里是东亚研究系的俱乐部。”

    虽说是东亚研究系,别墅却是哥特式的雪白建筑。尖顶的高塔、雪白的尖肋拱顶、拱形的排窗无不昭示着这栋建筑物已经有些年头。

    封照野刷卡进门,入门处却又是个圆形大厅,两侧靠窗的长沙发上有人正在睡觉。他面前摆着一大堆五颜六色的酒。

    “我们去楼上。”封照野扫了一眼,“楼下的公共区域会比较吵。”

    景长嘉好奇地看了几眼,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就收回了视线。他跟着封照野上楼,轻声问他:“这是你选的俱乐部吗?”

    封照野笑看了他一眼,直到领着景长嘉进了一个房间,他才回答这个问题:“这是我继承的俱乐部。”

    景长嘉:“?”

    “我爸妈是这个俱乐部的创建者之一。这些年一直在出钱维持它的运营。”封照野从墙边抽出一个电子屏,“看看你想吃什么。”

    他把电子屏递给景长嘉,又走到窗边推开了那扇拱形花窗。

    于是桂花香气就与夜色一起悠然潜入了这个房间之中。

    拉冬湖里学生们的笑闹声被距离稀释,站在窗边往外看,也只看得见拉冬湖上游船的灯。它们飘在湖上,像一团团冷焰火。

    作为东亚研究系的俱乐部,这里提供的菜色也多是东亚菜色。景长嘉点了几个常吃的家常菜,才走到封照野身边站定:“是个不错的地方。闹中取静,叔叔阿姨很会挑地方。”

    “我爸可不行。这是我妈打赌从别人手里赢来的。”封照野眼里笑意融融,又从衣兜里摸出一张卡递给景长嘉,“这里离计算机中心很近。你喜欢的话,以后在计算机中心忙完了,就来这里吃饭吧。”

    景长嘉凝视了他一秒,才伸手接过那张俱乐部会员卡。

    没等多久,饭菜就被俱乐部的工作人员用小推车送了过来。

    熟悉的香气会放松人的神经,景长嘉与封照野聊了聊下午的工作,说着说着就提到了孟古今。

    “你知道他吗?龙大那个传说人物。”

    封照野点了点头:“你们今天遇见了?”

    “遇见了。”景长嘉说,“但没多聊。不知道他是不是还在做图形方向的研究。”

    “不管做哪方面,应该都会有不错的成果。”封照野随口道。

    正在他们说起孟古今时,孟古今也正离开计算机中心,回到了自己在计算机科学院里的宿舍中。

    他打开邮件看了一眼,除了学生们发来的消息,依然没有别的邮件。

    孟古今皱着眉,好半天才颓废地长出一口气,将脑袋埋进了手掌里。

    要耐心,不能急。

    第75章

    屏幕亮着微光,上面数字极快的向上滑动。

    巨量的运算后,最终依然跳出了错误提示。

    “我早就说过这就是个白痴的灵光一现。”戈麦斯把笔一甩,脚一蹬桌沿,蹬得椅子半翘了起来。

    “需要一些别的东西来增强稳定性。”景长嘉翻着两个人的手稿,“他的研究目的是用这个新模型来推进机器学习的能力,无法锁定高维奇点的话,那我……”

    “你们需要帮忙吗?”

    一道声音突然插入,打断了景长嘉的话。

    两人侧头一看,就见孟古今推开了工作间的门,站在了门口。

    他今天戴了一副大黑框眼镜,整个人显得格外的文质彬彬。

    “孟教授忙完了?”戈麦斯扬起手打了个招呼,“你那些学生们有什么有趣的点子吗。”

    “他们想做一款虚拟互交ai,目的在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孟古今走到景长嘉身边站定,“所以我最近都会在计算机中心给予他们指导。”

    他说这话时目不转睛地看着景长嘉。

    景长嘉心里一动,他不着痕迹地打量了孟古今几眼,没有接这个话。

    戈麦斯放下腿站了起来:“那可得注意ai的学习方向了。伦理方面尤其。”

    孟古今点了点头:“我只给予技术支持。在文本分析、语言处理与逻辑推理方面,他们打算找艺术与心理院合作。”

    “听起来真不错。年轻人嘛总要失败个那么五六七八次,才会知道面向大众的成果总是最难成功的。”戈麦斯耸了耸肩,“而我们这些人,失败个五六七八十次,也该放弃了。”

    孟古今忍不住笑了起来:“听起来你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不算困难。”戈麦斯的大胡子抽动着,“只是有些小朋友不肯放弃。”

    “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议题。”景长嘉说,“与信息几何有关。但暂时还不太方便寻求帮助。”

    正说着话,门口就有学生探头探脑。

    “那你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随时可以来找我。”孟古今笑着说完,就转身带着学生走了。

    工作间的门一关,戈麦斯就对景长嘉说:“之前有人说孟教授准备回龙夏了,没想到他还没走。”

    景长嘉随口问:“他做什么方向的?”

    “听说他们实验室在神经网络上有突破。”戈麦斯说,“但谁知道呢,计算机这种东西……换个花头都能说自己有突破。”

    他说着冷哼了一声:“要是真有了大突破,还会有人放弃到手的成果?”

    顿涅瑟斯的计算机院与数院虽然有着极其紧密的合作,但戈麦斯的研究太过前沿,几乎与计算机院的人没什么交集。自然也就更不清楚孟古今的团队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突破。

    景长嘉眨了眨眼:“我要去图书馆,你去不去?”

    戈麦斯立刻起身拉开大门:“去图书馆做什么?”

    “我认为有问题去图书馆,是一项很好的品质。”景长嘉走出门后,才说,“几百万本书,多看一看总会有新的灵感的。”

    “行吧,我刚来的时候也很喜欢泡图书馆。”戈麦斯的嗓门一如既往地大,“不过你多待一待就会发现,系内图书馆已经足以解决你所有的疑惑。”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推开大门走了出去。

    孟古今盯着屏幕一直没说话。

    褐色头发的学生等了又等,奇怪地道:“孟教授,这段程序有什么问题吗?”

    孟古今如梦初醒,他笑着说:“程序没问题,但你在编写的时候需要意识到在大数据伦理上,你需要留出足够的接口以应对未来的需求扩充……”

    ……

    顿涅瑟斯的图书馆与数院一样,是一栋旧时代的宗教建筑,也是学校迁居到此的第一栋建筑物。

    两百多年里,它几乎担当过学校里的每一个建筑角色。进入新时代后,顿涅瑟斯多次对它进行改造,最终才成就了这个容纳了几百万册书籍的图书馆。

    景长嘉说自己要去泡图书馆,自然也不是假话。顿涅瑟斯的图书馆里除了那些出版物与孤本,还保存着大量的大师手稿。

    那些在顿涅瑟斯成长、专研、老去的大师们,许多在离世之前都选择将自己一生的痕迹托付给这座沉默的学校。

    “景教授,”工作人员小心地拿出一本手稿,“这是不允许带出图书馆的,您只能在这间屋子里翻阅。”

    景长嘉点了点头:“没问题。”

    他借阅的是西尔维斯特的手稿。这位两个世纪之前的数学家曾经在顿涅瑟斯有过短暂的停留,他在这里与朋友们一起奠定了代数不变量理论的基础。而景长嘉选择的,就是关于他计算特殊不变量的那部分手稿。

    对于景长嘉而言,很多时候已知的结果并没有那么重要。大师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才是更重要、也更能激发灵感的宝物。

    景长嘉在小阅览室里看了许久,才把手稿还给工作人员。

    离开小阅览室时,恰好看见孟古今走了进来,他远远地从景长嘉点了点头,就好似没看到一般走向了图书馆深处。

    景长嘉也不在意,已经快要傍晚,再不回家,他的大管家公就得来抓人了。

    他背着包,带着满脑子突现的灵感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图书馆。

    回家吃过饭,又被封照野拉着散了半小时的步,再次回到家里景长嘉就迫不及待地冲进了书房。

    对于那篇论文的混沌模型的解决之法,他隐隐有了些模糊的感觉。但要抓住这一线灵光,还需要大量的工作。

    是以晚上进入了记忆图书馆里,景长嘉也没有松懈。

    纯白的图书馆一如既往的漂浮着朵朵白云,他埋首在书中,手里的笔一刻都没停止。

    “如果抛开所有的原定思路,只是做出一个能推进机器学习能力的模型,那么在高维上可以进行全部的维度叠加以捕获它的奇异奇点……然后……”

    景长嘉的手一顿。

    如果将所有奇点翻转并吹爆,可以得到一个通用的高维标准。但是……

    他盯着自己写下的那个答案,久久没有动作。

    ***

    孟古今打开自己的邮件,终于看见了编辑部的回复。

    “感谢您对《数学新发现》的信任,您的来稿已经由四位该领域专家审阅。四位专家均对您的这一专题表达了兴趣,并强调了此发现在该领域的重要性,夸赞了此方法运用的新思路。但他们同样提供了建设性的反馈意见……”

    孟古今凝重的神色一扫而空,他几乎欣喜地看着这封拒稿信,将后面的专家反馈看了又看。

    他当然知道自己这篇论文在数理上存在的巨大缺陷,这也是他会选择《数学新发现》作为投稿杂志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模型,在数理问题上实在是显得过于粗糙。而《数学新发现》从来都会在拒稿信中给予那些有潜力的论文一些建设性的指点。

    他真正需要的,就是这些互不知名的指点。

    “……通过叠加维度去捕捉那些奇异性奇点,用几何方式解决费舍尔矩阵无法运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