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玄幻小说 -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在线阅读 -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8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8节

    这要瞧了病, 再开个药方,一次怕就要十两银子往上, 就算他们有心给姚疯子治, 也拿不出这个钱啊。

    卫景平皱眉沉思了片刻:“谢谢娘我知道了。”

    孟氏摸了摸他的头:“做了一天功课回来累了吧?快吃了饭歇着去吧。”

    一顿饭吃的心不在焉。

    回了屋, 卫景英见他心事重重, 悄悄问他:“老四,你是不是想给姚疯子看病?”

    也不知道这病在晁大夫那里还能不能再治一治。

    卫景平直截了当地点了点头:“我是想给他看病。”

    卫景川凑过来说道:“我知道咱娘的银子藏在哪里。”

    卫景英白了他一眼, 似乎嫌他把话说的太直白了,明明就是去娘那边先“借”点银子嘛,说的跟小偷小摸似的。

    “二哥三哥,使不得。”卫景平说道:“还不知道姚先生的病能不能治呢,回头我自己去找晁大夫问问再说吧。”

    他虽然领了卫景英和卫景川的情, 但是心中却又忍不住好笑地想:偷家里的钱给姚疯子看病, 亏他们想得出来, 卫二卫三这心眼子忒活泛了些吧,怪不得老被卫长海收拾呢。

    第二日放学,卫景平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一趟延寿堂。这家医馆门面不大,里面冷冷清清的没几个来看病问诊的,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大夫坐在里面,罗锅着背在看医书,见有人来,头也不抬地问了声:“什么病?”

    “在下卫景平,”卫景平客气地道:“请问您是晁大夫吗?”

    老人家乜了他一眼:“我是。”

    卫景平道:“打扰您了晁大夫,我来是想问问您,六年前是您给后山的姚先生看的病吧?”

    晁大夫慢了半拍才道:“是我。”

    说完又打量了卫景平一眼。

    卫景平朝他作了个揖:“在下冒昧前来,是想问问姚先生的疯病还有没有治好的可能?”

    晁大夫放下手里的书,掀起眼皮来看着他:“你就是那个卫四?”

    这孩子他听说过。

    卫景平:“……”

    他是卫四没错,但姓晁的前面加“那个”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我是。”他大大方方地道。

    晁大夫站起身来居高临下仔细盯着卫景平看,他胡子一撅一撅地上下微微抖动,而后拈了拈手指道:“有银子,就能治,先准备个上百两吧。”

    卫景平:“……”

    好,能治那就好办了。

    只要是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个事。

    “老四,问出来了吗?”卫景英等到卫景平出来问他:“能治吗?”

    卫景平拔高声音说道:“二哥,能,能治。”

    真是太好了。

    “老四,我晚上就去咱娘藏银子的地方……借借银子……”卫景川也跟着高兴起来。

    “三哥,”卫景平皱眉道:“不用。”

    “那你拿什么给姚疯子请晁大夫出诊?”卫景英有点着急了。

    卫景平道:“我再想想。”

    再想想去哪里弄这笔钱的问题。给姚疯子瞧病的事也因为没钱暂时搁置下来。

    到了六月下旬,三伏天来了。

    由武双白和宋玉临请吃消夏冰品开了头,后来有人陆续请了两三回,潘逍也蠢蠢欲动想回请一次,他私下里跟卫景平道:“可是我这个月的零用钱早就花完了。”

    “我也没有零用钱。”卫景平坦坦荡荡地道:“自己制作消暑的冰碗你看怎样?”

    他观察了县城里售卖的各色各样的“冷饮”,发现最大的诀窍就是冷饮打底的碎冰,冰这个东西他想了想,咦,他还真知道一个简易的制法。

    《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也就是把烧开了的水倒进大瓮里密封好,再沉入井水里三天三夜,就可以在炎炎夏日得到冰块。

    这就是有名的沸水制冰。

    后世的化学试验之中有一种焦汤效应,说的就是在密闭的空间里,气体在骤然遇到温度变化时,通过多孔物质时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绝热膨胀,最终导致温度急剧降低。

    在沸水制冰中,瓮内形成密闭的空间,和封口的多空物质相互作用,里面的沸水凝结成冰,就是用焦汤效应来解释的。

    井水,能造冰。

    但后人在实验室做试验的时候,用记载的方法将试验瓯中的水温将到了1.5°,已经非常接近冰点了,但没有制作成冰。

    但他们没有推翻井水制冰的可能性。给出的解释是井底的气压低,水的冰点温度升高,瓮中的水温不必降到冰点就能凝结成冰。

    实验室里,毕竟不能真正模拟出井底的环境。这个试验只当作科研的插曲,后面就没有再详实的记载了。

    因为后世有了电之后,找到了更便捷更廉价的制冰方式,沸水制冰没有利用价值,久而久之就无人关注了。

    但卫景平想试试。

    白鹭书院有两口井,都很深,靠近井口都能感觉到阴凉。

    卫景平的直觉,这井水肯定能制冰。

    “要用硝石一次性制作那么多冰,”潘逍遥摇了摇头:“忙不过来。”

    他之前看过一个夏天卖冰人的硝石制冰作坊,繁琐且不易保存,他担忧自己操作不来.

    “不用逍石,”卫景平神秘兮兮地道:“只要一瓮沸水即可,潘兄敢试试吗?“

    “一瓮沸水?”潘逍“切”了声,将他的手来回看了一遍:”难道你能点水成冰?”

    卫景平将古人记载的沸水制冰的方法说了,潘逍恍然道:“原来是《淮南万毕术》里头记载的办法,我怎么就想不起来。”,他原也是看过《万毕术》的。

    “想不到卫兄不仅博览群书,还博闻强识,”潘逍惭愧地道:“佩服,佩服。”

    不愧是顾世安亲自“请”进书院念书的学生。

    “这不是被囊中羞涩给逼得嘛。”卫景平自嘲地道。

    潘逍掏着空空如也的口袋会心一笑,和他一拍即合。

    隔天,等放了学,他和潘逍留下来向水井中悄悄沉入两瓮沸水,用木塞和家中不穿的衣服煮过之后封口,等三天之后,大瓮拉上来,揭开封口,不出意外地得到了一坨一坨的冰块。虽然不如窖藏的冰那么坚硬块大,但比市面上卖的碎冰好太多了。

    晶莹剔透的冰块盛在托盘里端出去时,半信半疑的蒙童们高声欢呼,本走相告。

    后来,有人从家中带来了牛乳,有人带了细砂糖,有人带了核桃仁,细瓷碗,手巧的潘逍带来雕刻的小刀,把新制的冰块或雕成展翅欲飞的雄鹰,翅膀上挂着各种小零碎,或是活灵活现的游鱼,嘴里衔着小虾米--引来一阵阵围观和惊呼。

    “快给顾夫子送一份,”有人提议:“让顾夫子赋诗一首,保管很快就传开了,咱们上林县就要出名喽。”

    “走走走,给三位夫子各送一份去。“蒙童们纷纷说道。

    只有宋玉临和唐庆之,远远地望着谈笑风生的同窗们,眉目间陡生戾气。

    “既生他何生临,要是能把卫四赶出上林县就好了。”宋玉临下意识地说道。

    唐庆之吓了一跳:“……宋兄说什么?”

    宋玉临也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呵,没什么,走吧,上课去。”

    忙打住了话头。

    顾世安听说了卫景平在白鹭书院的井水里制成了冰块的事,被提醒也想起了沸水制冰的记载,心中又一次被卫景平给小小地惊喜了,这个卫四,到底还有多少东西是他不知道的。

    他当面品尝了一口学生们送来的消暑冰品,皱眉道:“糖放多了,浪费了这么好的冰雕。”

    送给他的是一只昂首嘶鸣的鸿鹄鸟。

    于是潘逍只好又雕了一只大雁,减了些乳糖给他端过去。

    去了才发现顾夫子跟入定了似的,口中喃喃地道:“配一碗臭豆腐就绝了。”

    一口外焦里嫩,麻辣鲜香,再一口冰凉沁脾,甜糯入心,没有比这更绝的美味搭配了。

    “夫子……”潘逍以为自己听岔了:“您想吃臭豆腐?”

    “……没,没有。”顾世安从美食中清醒过来,急着否认。

    这癖好可不能被书院的学生们知晓。

    结果潘逍一走,他就打发顾小安去买了碗臭豆腐回来。

    “小叔。”顾思炎暴跳如雷从里屋出来:“你是不是在外面偷吃屎了?”

    他养的猫咪大黄这会儿还在地上一爪子一爪子前扒拉后扒拉,做埋屎的动作呢。

    “臭豆腐,吃吗?”顾世安晃了晃手里打包回来的一份。

    顾思炎气得彻底没了脾气,他这个小叔是越来越过分了,不仅在外面吃,还要把那臭烘烘的东西带回来,臭死他了。

    “臭男人。”他翻了个白眼:“你这样下去,没有姑娘会嫁给你的,我们老顾家就要绝种了,绝种了……。”

    顾世安:“不是还有你这倒霉孩子呢吗?”他嘿嘿一笑:“小叔多给你攒点聘礼,早点结婚早生贵子。”

    顾思炎气得想离家出走,从此埋名隐性,谁也不见。

    “自从卫四来了白鹭书院,”顾世安继续气他道:“教书都不枯燥了,这十二两银子值得。”

    顾思炎气得又掉头回来:“我还偏不走了,就要吃你的喝你的,花你的钱。”

    “对了,顾老东西,”顾思炎叉腰道:“我也要去书院念书。”

    卫四来了,白鹭书院从此就不是宋玉临那个跟花孔雀似的阴郁书生独占风头了,活起来了。

    正在吃臭豆腐,一口下去,品尝着汁水四溢那种浇透味蕾的美味的顾世安突地站起来:“顾思炎你说什么?”

    顾思炎嚷嚷道:“我说,我要去书院念书,除了吃你的喝你的之外,一年还要花你12两银子,哼。”

    “不行,不行。”顾世安受了惊吓般摇头:“卫四一个就够了,再供不起你了。”

    前两年,他求着顾思炎去书院念书,这熊孩子都不搭理他一句的。

    顾思炎挤眉弄眼,他最喜欢看他小叔为难了:“不,我就要去。”

    “小叔真的没办法。”顾世安心疼地道:“你要进书院念书,每月少不得要花费一两银子的,还是我回家来教你念书的好。”

    顾思炎翻了个更大的白眼:“对着你我念不下去书。”

    顾世安:“那我也没办法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