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玄幻小说 -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在线阅读 -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37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37节

    京兆府没有马医,只有兵部才有,衙役应声“是”,找马医去了。

    这天天快黑的时候,马医给卫景平做了一番专业的科普后说道:“河曲马一般不在酷暑天求偶,可是它却有fa情的迹象。”

    或许是吃了不该吃的草料。

    “马常年以草为食,”卫景平问他:“ 不能吃的草它们自己认得吧?”

    马医:“那当然了,一般不会误食。”

    也就是说,没有人刻意饿它们几天再给草料的话,它们一般不会乱吃。

    有马医这一句话就够了,卫景平心道:或许他爹老卫的怀疑是对的,马不是偶然受惊,也不是碰巧踢了姚溪的是有人有意而为之。

    会是谁呢?

    曾文把卫景平请去书房:“卫大人,要不,再把那几名游侠抓来审一审。”

    出事当日,他曾把游侠抓来审过一次,但是没问出什么,马儿是栓在樊楼后院自己挣脱了缰绳跑的,只能每人各赏他们二十大板给放走了。

    卫景平看了当日审问游侠的卷宗说道:“抓他们不必了,还是抓那日在樊楼后院给马添草料的伙计吧。”

    他觉得伙计嫌疑最大。

    曾文捋了捋胡子说道:“也是。”立马派人去拿人来审问。

    两日后,审出了结果,樊楼的伙计说当时有个不认识的男子冒充游侠一伙的人,给了一两银子和一包草料,说这匹马吃不惯别的草料,要喂它他给的,又说吃了草后要解开缰绳让它出去转悠一圈透个气,另给了半两碎银子,伙计财迷心窍照做……

    卫景平得知后画了个图推测:姚溪从钱庄回家,喜欢从樊楼前的那条路经过,他们必然是看到她过来就解开缰绳把马放了出来,而这条大路一直往前走,一里地多一点儿处就是卫家所在的巷子口,说不定后面有人跟着她和马,在快到巷子口的时候刺激了马,让它受惊伤人……

    他叫来当天跟着姚溪的丫鬟春莺和冬梅,让她们说说当日的事情,春莺说道:“那天我们跟夫人起初是坐着记里马车的,到了樊楼前头,人很多,马车过不去,夫人说下车走回来,奴婢跟着夫人快走到巷子口了,听见身后有人喊‘惊了,马惊了。’,夫人跟奴婢赶忙往路边躲闪,可还是慢了。”

    卫景平沉思了片刻说道:“知道了,你们好生服侍夫人。”

    两个丫鬟齐声道“是”,退下去了。

    夜半子时,卫景英回来,卫景平把这件事同他说了:“这件事他们做的滴水不漏,想找到背后之人很难啊。”

    也许只能当是马受惊之后出的意外。

    卫景英一开始没说话。

    曾嘉玉的临盆之日越来越近了,他日夜守着她,脸上多了几分熬夜熬出来的疲惫,在屋里来回走了数圈,他才说道:“只要做了,总会留下蛛丝马迹的。”

    这下轮到卫景平不说话了。

    近来卫景平睡在姚溪外头的暖阁里,夜里丫鬟们听着他睡着没动静了,才会低声嘀咕:“大人回来这几日,夫人竟不见红了,一准儿是保住了。”

    第263章 让贤

    ◎卫四连夫妻感情都不忠贞,陛下您还能指望他忠心于您吗?◎

    卫景平并没有睡着, 他只是在出神地想事情,她们的嘀咕一字不差地落进了他耳中, 他呼啦一下子坐起来, 惊得外头的丫鬟一抖,把手里的针线活计失手掉到了地上:“大人……您怎么了?”

    吓到她们了,卫景平怔了一瞬才说道:“屋中有些热,我起来开个窗。”

    说完, 他走到窗前把窗棂推开的更大了些, 顿时丝丝凉风拂面, 这一刻卫景平捏紧了手指, 很高兴又很难过, 心情跟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让他想高歌一曲, 又想哭泣……但在这更深人静的夜里,随便释放情绪打扰家人睡眠很不懂事, 他只能强摁下心中汹涌的波涛, 重新躺到床上去。

    不过这一夜他都没睡着, 卫景平掰着指头数了数, 听丫鬟们说媳妇儿已经怀胎四个来月了,那么再等五个月, 他要跟小团子见面了?

    是小子还是闺女?

    来让他押一押。

    是儿子呢见面就跟他说:小子,我是你老子,你是我儿子。是闺女呢:来,闺女,让爹抱抱小心肝, 小公主, 小宝贝……

    想到深夜之后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他去上早朝前被卫长海堵在了门口:“你媳妇儿好点儿了吗?”

    “好些了, 爹,”卫景平看他眼袋浮肿,明显昨晚没在家里睡觉:“你昨晚又溜出去盯那几名游侠了?”

    他前几天跟卫长海说这件事跟游侠没关系,他们也是倒霉蛋,老卫不信,晚上溜出去跟踪监视人家,但凡有点风吹草动,他说不定得大吼一声跳出来劈上他们几刀。

    卫长海:“这几个小子不老实,不盯着他们万一跑了怎么办。”

    其实他是想盯着看看有没有人来跟他们接头。

    卫景平哭笑不得:“挨了京兆府二十大板,不养个十天半月的,他们哪儿跑得了。”

    听曾文说京兆府的衙役们下了狠手,打的几名游侠皮开肉绽,少不得要在床上躺十天半月的。

    就是怕他们跑了。

    卫长海一摆手:“你快上你的早朝去吧。”

    别管老子的事情。

    卫景平:“爹,咱们盯的这么紧,傻子才敢顶着风声露头呢。”想要对方露出狐狸尾巴,急不得。

    “那你倒是虚晃一枪把他们引出来呀。”卫长海气咻咻地道。

    卫景平:“……”

    可是,他暂时也没有头绪呢。

    见儿子拿不出主意,卫长海瞪着眼:“赶紧走。”不由分说把卫景平赶走了。

    卫景平走在大街上,一想到自己可能不久要当爹了,喜滋滋的,连记里马车也不叫一辆,一路脚下生风,步行去了麟德殿。

    离开京城数月回来,发现朝臣们更爱争吵了,这不一进麟德殿,就闻到了一股子口水味儿,是御史台跟兵部互看不顺眼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云骁帝还没来上朝,他们吵得忘乎所以,边吵边撸袖子,大概下一步该扯头花了。

    卫景平听了几句,得知他们是为了今年秋季的税赋征收问题吵争执不下才裂眼相争的。

    去年秋季征收税赋朝臣就出现了分歧,还是他提议开武举,免除一部分农户的人丁税才摆平的。

    另一位户部侍郎纪九渊悄声对卫景平说道:“今年各地报上来的人口数又比去年多了几十万呢。”

    这几十万多半是每家每户新出生的幼儿,都还在襁褓之中呢,收人丁税的话,许多农户之家会不堪负重。

    总不能还用去年的法子,再看一次武举吧。

    卫景平:“是啊,确实难办。”

    麟德殿上远远望见明黄色的一角龙袍云骁帝来了,那些吵架的家伙们收了手,个个执好笏板,人模人样地立到各自的位子,等待朝会开始。

    云骁帝扫了众公卿一眼:“今日先不说秋季征收赋税的事情,”他的视线落在卫景平身上:“卫爱卿,刘家港的事情还顺利吧?”

    卫景平琢磨着怎么开口,他心道:不都写在折子中递给您老人家了吗?这叫我再说点儿什么呢。

    忽然闵国公钟成这个二百五说发难道:“陛下,去年卫大人提议开武举以解决秋季征收税赋事,可是怎么只管用一年啊,臣还以为这灵丹妙药可以包治病根呢……”

    卫景平不慌不忙地道:“抱歉,让国公您失望了,是下官的过错。”

    他心道:税赋这事我有对策,“一条鞭法”呀“摊丁入亩”啦……但我现在不说。

    这反倒叫钟成没话说了,只能冷哼一声:“你知道就好。”

    有人低声发笑:“国公爷,您倒是想个法子为陛下分忧啊。”

    钟成一句话怼回去:“这本是内阁与户部之事,本侯焉能插手。”

    ……

    群臣又就税赋的事争吵,云骁帝很不高兴地摆起了脸子:“众爱卿就税赋一事争吵多日,可有结果了呀?”

    众臣面面相觑,结果个锤子,没有。

    见他们怂了,云骁帝反倒来劲了:“那咱们今日不说别的事情了,把这件事商定了吧。”

    他心道:你们不是爱提这件事么,今天就给朕想出办法了,想不出就别散朝。

    较上劲了。

    众公卿一看大事不妙,忙推了几个人出来和稀泥:“陛下,税赋之事关乎民足衣食,还得慢慢商量,谨慎拟定……”

    “要不,”还有人声东击西:“陛下,自从去年始,张、柳、杜、卫四位大人每每轮流坐右相,到如今已一年有余,陛下英明,不如择位右相,让其牵头来讨论这件事?”

    又扯到了谁来当右相的问题上。

    其实云骁帝也在想这个问题,没有人牵头,群臣就像一盘散沙,争来吵去的,谁也说服不了谁,颇让他头疼。

    他下意识地扫了柳、张、卫、杜四位大臣一眼,等着他们说点儿什么。

    税赋之事上,眼前能用的就两个人,一个卫景平,一个杜锦成,卫景平去年揽了活儿,虽然解决了去年的税赋问题,但群臣并不买账,选他只怕不能服众,而半瓶子水杜锦成又不太靠谱他起初入仕的时候在户部干过,云骁帝记得他呆了五六年的光景,但是并不怎么出挑,后来平调到吏部去的。

    柳承珏擅长断案,张得胜在学问好,跟税赋沾不上边儿。

    云骁帝在卫、杜二人之间下不了决断,目光在他们身上来回徘徊。

    众公卿会意,一些人开始推举卫景平为右相,另一些人开始力谏云骁帝任用杜锦成为右相,双方争执不下。

    卫景平也加入了举荐环节:“陛下,臣推杜大人为右相。”他一开口像扔了个惊天炸雷,叫爱他的恨他的同僚们都哑巴了:“……”

    卫四这小子在说什么,他是疯了还是糊涂了。

    卫景平才没疯,他心道:这时候坐到那个位子上去,头一件事今秋赋税怎么收的问题。

    以史为鉴,历朝历代改税都是要动一部分权贵利益的,是个不折不扣得罪人被骂死的事情,他不傻,不上赶着去给自己树敌,去年要不是为了开武举选武将开海上贸易,他还当哑巴闷声不吭呢。

    杜锦成愿意,他不仅不拖人家下水,还得扶一把呢。

    他这一表态,群臣吵吵不下去,得,反正高官厚禄落不到自家头上,爱谁谁摆烂吧。

    云骁帝深沉颔首:“朕考虑考虑。”盛夏的天气太热,等清晨过去,群臣热的都呼扇起外衫,散了朝,卫景平急匆匆往外走,他追上梅清敏说道:“贱内身体欠安,下官今日跟大人告个假,还请大人恩准。”

    梅清敏正跟礼部尚书温弥同行,二人微怔:“卫夫人的事本官听说了,哎呀,伤筋动骨一百天,且得躺一阵子呢。”

    啰嗦两句,便准了卫景平的假,放他回家去了。

    在他们谁也没留意到的地方,有个小太监贼眉一抖,跟老鼠一样窜到沐恩宫去了:“贵妃娘娘,奴方才听到卫大人出了麟德殿就跟户部尚书梅大人告假,说要回去照顾卫夫人呢。”

    哼,疏懒政务,可叫他们抓住小辫子了,非弹劾他一回不可。

    沐恩宫的凉亭里,贴身宫女正在用捣碎了的凤仙花给钟贵妃染指甲,她瞥了一眼小太监说道:“去告诉国公爷,让他提醒御史台一声,呵,好个深情的卫大人!”

    小太监应声“是”,接过赏钱下去了。

    他退下后,钟贵妃贴身宫女说:“卫夫人这命可真够大的。”

    要是夫人死了,本朝有规定,卫景平就得守丧一年,这一年内不能和妾室厮混,也不能另娶新欢,但是一般说来,又有几个官员能守着不碰妾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