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沈竹川和夫郎叫了一声嫂子,汉子便让他们自便,自已去房间里拿稻子去了,角落里有两只鸡,肥肥的,用板子给搭了个棚,两只鸡雄赳赳站在上面。

    孩子们有些怕生,自已蹲在一旁的地上玩着石子。

    眨眼间,汉子拿出一口袋稻子给他们。

    沈夏打开一看,果然是种子的问题,这种稻谷颗粒不饱满,虽然长,但是掐一颗看看,只有一头有,另一头都是空的,这样的稻子做种子,能出粮就怪了。

    他们沈家的稻子都是很大一颗颗的,再选些好的出来当做种子,这样产量自然高。

    “大哥,你们种稻子的种子哪里来的?”沈夏问。

    “就是这些啊!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他们有人去隔壁村买种子,但是种出来的都差不多。”大哥说完,沈夏皱起眉头,像是想到什么,但是没有明说。

    “谢谢大哥,我们知道了,今日麻烦了,嫂子不好意思打扰了。”沈夏谢过,俩口子热情的送人出门,想留人吃饭都不行,家里实在是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东西来招待。

    回去的路上,沈夏迟迟未开口,田竹川知道他在想事情,沈夏想事情的时候特别认真,他不打扰,想说的时候夫郎自然会说。

    晚上,他们煮了点儿粥,简单对付几口。

    躺在床上,田竹川抱着夫郎,躺在自已的胸口。

    “相公,我好像知道了,为什么出不了粮。”沈夏说完,田竹川一顿,他继续说道,“我们村的粮食种的很好,有很多村子到我们那儿卖粮种,但是他们会作假,把不好的,或者以前的存粮给人家,就像今天大哥说的那种。”

    沈夏亲眼看见他们在议论说把不好的给人家,而这个人就是他们里正,这样就可以让其他地方出不了粮,他自已村交上去很多粮食,官家自然会给上一定得奖励。

    田竹川抚摸着他的背,柔声道,“我也猜到了,看这个村子里的人就知道,即使这么穷,还是依然对别人热情。”

    沈夏不说话,他有些生气,那个时候他不懂里正他们为什么会卖给人家自已都嫌弃的东西,现在知道了,心中更不好过。

    大家都是靠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如果种不出来粮食,那么他们有可能就要被饿死,谁都不是菩萨,但是他知道被饿得滋味,桂花村,虽然穷,但是没有一个人会骂他贱人,欺负他,他想要这个村子变好,让他们再也不用在其他村子人面前低人一等。

    “相公,我们帮他们一把吧!”沈夏说完,田竹川轻嗯一声。

    翌日,晨光透过薄雾洒在大地上,雪哥儿来了,沈夏请他进来看自已的小崽子们。

    雪哥儿一看见就喜欢,小的时候都是这么让人喜欢,长大了就不见得。

    沈夏拉他在院子里坐,给他兑了红糖开水,雪哥儿谢过,喝了一口,好满足。

    “我给你说,我家也有,跟着你赚了不少钱,也给家里人买了一点儿喝,真甜。”雪哥儿悄咪咪说话的样子像极了小孩儿。

    两个哥儿就坐在院子里笑,但是雪哥儿怕他汉子在家,四处瞅了瞅没见到人,这才安心,他家汉子太高大,还经常黑着一张脸,看着就吓人,他以后坚决不找这样的汉子,心里想着。

    沈夏问他来又什么事情,他才说,他爹娘请他们两口子中午去吃饭。

    沈夏诧异,“吃饭?你爹娘请我们吃饭?”

    雪哥儿点头,说明原因,雪哥儿最近和他一起赚了不少钱,他就带着他爹去镇上看腿,大夫说治疗不到以前的样子,但是可以走,就是瘸,这样也让人高兴,所以当时就扎上针,开了中药回来吃,家里人都高兴,买了肉,让雪哥儿一定把人请过去。

    虽然沈夏说不用了,但是雪哥儿缠人,田竹川上山打猎去了,他只能一个人去,但是第一次上门也不好空手,就想着家里好像也没有其他东西,提了十个蛋去,现在家里一个鸡蛋都没有了。

    第21章 雪哥儿家请吃饭

    等不到田竹川,两人先去,因为他进山,没个准确时间。

    雪哥儿的娘看见人来了,热情的不得了,又是给煮红糖鸡蛋,又是给拿花生,就是他爹现在不方便出来,只能躺在床上。

    “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还请您收下。”沈夏递过篮子,雪哥儿娘说什么也不肯收,沈夏给雪哥儿使了个眼色,雪哥儿才叫他娘收下。

    反正中午多了客人,可以加一个菜。

    出于礼貌,沈夏让雪哥儿带他去房间里,问候一声。

    他父亲让雪哥儿好生招待着,雪哥儿把人带出去,说他父亲受伤的这两年都不喜欢见人,沈夏没说什么。

    就是在院子里和雪哥儿聊着闲话,雪哥儿喜欢绣帕子,把自已做的帕子拿给他看,虽然不是很好的料子,但是能看出他的女红很好。

    雪哥儿让他选一个送给他,沈夏选了一条绣着梅花图案的,说了声谢谢,雪哥儿很高兴他能收下,害怕他看不起他这粗糙的手艺。

    嫂子没大一会就做好了饭菜,虽然只有简单两个菜,但是都用了重油炒,这样的人规格只有放在过年时才能吃上一口,他和他娘扶着他爹出来,沈夏站起来。

    雪哥儿爹叫刘安,是个会做木工活的,即使脚受伤了依然可以做点儿木工活赚钱。

    “夏哥儿坐吧!就当是自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