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言至于此,秋钟也只得独自赶往十二魔将的所在之地,我自己则是一人进城。

    刚进城,就发现街道上空无一人,正疑心这远来城是不是没人的时候,就听见城主府的方向传来阵阵响动。往城主府去,就见许多人把城主府围了个水泄不通,臭气熏天,女男老少,皆席地而坐。

    什么玩意这是,原本还想着偷摸溜进城主府询问状况,这人头攒动的要我隐身进去不成。

    只是还没等我想出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出来,就见人群跟油锅炸开了一样,全部都围了上来,要不是确定眼前人全是手无寸铁的凡人,我早就掣剑在手了。

    “是清风门的郑真人!”

    “真人来了,我们有救了!”

    “真人,救救我们吧。”

    “天不亡我远来城!”

    个个喜极而泣,仿佛神人降世,人群如潮水涌来,人声鼎沸,嘈杂得听不清任何一句话,只听到不断重复的郑真人三个字。一个个如饿鬼扑食一般,竟是要拉扯我的衣角不放,见状我赶紧御剑飞到半空,用全城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清风门郑音书至此,远来城现任城主何在?”

    声如洪钟,铿锵有力,足以传遍每一处角落。

    人群稍微安定,紧接着城主府府门大开,一四十左右年纪的跛脚女子被侍卫簇拥着走了出来,百姓让出了一条道路,让此人走到了我面前。

    “在下远来城现任城主陆安世,见过郑真人。”这女子直接叩拜于地,接着全城人都跟着跪拜,无论我说什么都不愿起来。

    “恳请真人,救救远来城吧!”

    音辞慷慨,声泪俱下,所有人木然地重复着这一句话。

    “你将所发生之事一一道来,有何委屈,我自有裁定。”这样的场面我见了太多太多次,从激动到麻木,世人的期待太大了,我救不了那么多人。

    陆安世显然也知道此地并非商谈之所,安抚了百姓之后,便将我请至城主府正厅叙话。

    “老城主何在?”

    “老城主辞世已十年有余,继任之人是她的孙男,可此人卖主求荣,竟是与魔族勾结,为了保住自己性命竟是将一城之人奉上。”陆安世毫无惧色,坦然道,“在下便聚集众人一起将此人午门斩首示众。”

    倒是有几分胆色,不经上报就私自将城主斩首,此举与谋反何异。

    “为何不上报请求援助?”这日月四方阵总不可能是一夜之间设成的,按理是有机会上报清风门处理的,此乃清风门地界,岂容魔修如此猖狂。

    “真人明鉴啊!”不待陆安世回答,一旁的侍卫便义愤填膺地说道:“原先那城主与魔修勾结,失踪人数日夜俱增,可此人迟迟不上报,层层瞒压,消息哪里传得出去,若非陆城主挺身而出,我们早死在魔修手中了。”

    灯下黑也莫过于此,可总有于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人。

    “自今日起,陆安世正式接替远来城城主之位,此间事了,我自会上报授予城主印章。”要想被正式承认城主的位置,须得有清风门授予城主印章,名字也会记录在册,民心所向,我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在场之人闻言皆是喜极而泣。

    陆安世是个很有胆识的女子,在认清前城主的真面目后,迅速聚集一帮人众将前城主斩首示众,顺便自己继任了城主之位。发现消息传不出去以后,更是镇定自若,把控全局,安定人心,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免得被魔修逐个击破。自己则是带领一帮护卫日夜巡守,但有魔修进犯,个个死战,这才使得远安城人口到现在还剩下了三分之一,甚至大多数是老人孩童,壮年之人去了哪里不必多言。

    “城中修士情况如何?”

    百姓无力抵抗,自然得靠修士。

    “现存死欲境修士两人,芥子境九人,种性境三十四人,离心境一百八十七人,缘觉境统共三百人。”陆安世报告伤亡人数时,没忍住红了眼眶,“平民失踪一半以上,修士存活人数仅十之一二,其余人尽皆牺牲了。”

    何其惨烈,我若早到一刻,会不会活下更多的人。

    昵称:

    52 | 人在城在,城亡人亡

    远来城在清风门脚下尚且如此,我不敢想象其它地方现下是何种境况。

    折了纸鹤传音与我掌门师姊,却是如秋钟所说的一样,只进不出,半点消息也传不出去。无论如何,在秋钟破阵以前,我必须守住远来城。

    据陆安世所说,魔族只在入夜以后进犯,白日不曾出现过,那么最大的危险就是在入夜以后。

    四魔将既然能设日月四方阵,我自然也能在阵内设阵。

    在落湘谷用过的九宫八卦阵并不适合在这里使用,一是太耗费灵石,二是能护住的范围有限,根本护不住这么多人。

    思索再三,最终决定布星辰八杀阵。

    此阵需八样法宝分埋乾、坎、艮、震、坤、兑、离、巽八个方位,此外还需八人守方位,一人守中心阵眼,阵法若成,便可借星辰之力庇护全城,还能根据阵势变换攻守。

    法宝好说,情况危急,顾不得心疼。阵法已定,我便从储物腰带里拿出了八样地级法宝交予陆安世,吩咐她安排人手埋于地下,分别是中书笔、玄香墨、文馆纸、离石砚、七弦琴、忘忧棋、才人书和山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