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便利贴上有对人物台词的剖析,也有对语气的拿捏,还有人物情感变化时的标注。

    字迹工整,运笔流畅,严谨克制的隶书漂亮得可以拿出去做字帖了。

    “字写得不错,练过?”赵方迎年纪不小了,在电影行业留下十几部作品,拿奖无数,唯独差个国内最有分量的金月奖。

    他最初一听佟知隽要塞个非科班过来就反感,也正是因为他觉得这个剧本如果拍好了很有前途,不想毁在任何人手里。

    段骁恩点点头:“小时候练过。”多余的他没说。

    赵方迎继续问:“你知道你之前演的东西,和《不见硝烟》有多大差距吗?”

    “知道的,无脑苏爽甜要演的是脸谱化套路化的人物,而《不见硝烟》要的是有血有肉。”

    “你觉得你能驾驭得了赵渔眠这个角色吗?”

    段骁恩坦诚地笑了笑:“我觉得我能,试镜那天,我觉得我就是赵渔眠。”

    赵方迎依旧在翻看段骁恩的剧本,便利贴上写的东西,大多都理解到位,没有对角色本身的误解。

    “那你知道,如果以你现在的咖位去演这个角色,会给自己和剧组招来多少骂声吗?”赵方迎一针见血地说出了他和其他演员相比最没有优势的地方。

    段骁恩想了想,说:“从演员的角度讲,我能演好就够了,骂声无所谓;从舆论的角度讲,今天的骂声,会在他们走进电影院后变成哭声。”

    “你很聪明,也很诚恳,”赵方迎由衷赞许道,“我听说你不是科班演员,之前学什么的?”

    “我学数学。”段骁恩说。

    这是他第一次对校友和亲人以外的人提起自己的专业。

    他从qs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毕业后,只工作了没有多久,就和家人因为性向的话题闹了矛盾,辞掉工作去做话剧演员了。

    在演话剧这段日子里,他逐渐与过去的自己割席,本就感性的大脑使他对数学的放弃也带上了几分浪漫幽默的
  • 返回目录
  • 下一章
  •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