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简而言之,就是场景中缺少工具人来配合云逸晨。

    “这……”

    经纪人也明白陆书珩的意思,但闻言有些为难:“如果画面中出现其他人,会不会影响我们逸晨……”

    说白了,就是怕照片重心偏移,到时候分散粉丝注意力。

    陆书珩看了经纪人一眼:“李先生,您是不相信你们家这位的魅力,还是不相信我的能力?”

    “没有没有,怎么会呢。”

    经纪人尬笑,到底是没能反驳陆书珩。

    “那陆先生,这会儿我们上哪找人来配合拍摄?”

    云逸晨一直在旁边听着,他倒是不介意有人和他一同出镜,毕竟现在是拍摄室外活动照片,让他一个人唱独角戏挺尴尬的,于是听到这里,云逸晨眉梢一动,立即指向沈乐郁:“这不就有现成的吗?”

    沈乐郁有些懵逼:“什么?我?”

    “对啊。”

    云逸晨点点头,摸着下巴看沈乐郁:“我们这次拍摄是返璞归真,校园男高题材,化妆本来就少,就换个衣服就行,沈先生你看着年纪就小,而且长成这个样子,上镜能有什么问题,所以你不就挺合适的。”

    “可是我……”

    “也可以。”

    另一道声音和沈乐郁一同响起。

    转头一看,是陆书珩。

    “有一组打篮球的照片,需要有人和云先生配合,你可以上。”

    陆书珩看着沈乐郁:“算是额外的工作,价钱到时候会给你算的。”

    云逸晨左看右看,有些疑惑:“价钱?怎么回事,这个还要另算钱吗?”

    要不是经纪人暗地里扯了他一把,他还要继续往下说。

    沈乐郁原本没想答应,但陆书珩都当着大家的面说到这份上了,好像他不答应也不行?

    “行啊,可以。”

    陆书珩:“我打算抓拍,虽然不要求你们篮球技术多好,但动作最起码要标准,不要看着就像初学者就行。”

    “你们应该都会打篮球吧?”

    “我会。”

    云逸晨立即举起手。

    沈乐郁不知道想起什么,顿了顿,才开口道:“很久没打过了。”

    陆书珩:“既然如此,如果一会儿因为你耽误拍摄进度的话,那可就要酌情扣钱了。”

    沈乐郁扯了扯嘴角,真是什么话都让你说了。

    一旁云逸晨终于有些反应过来,心想这看着也不像老板和员工啊,还能这么讲价的吗?再看另一旁的圆圆,也是一副不知该作何表情的样子,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后还是控制不住偷偷打量了沈乐郁一眼。

    倒不是她有什么想法。

    而是这哪有额外算钱的道理?

    打工人分内的事罢了……结果竟然能算的这么分明,还是他们老大率先开口的。

    真是奇奇怪怪,让人想不明白。

    其他人的打量视线,沈乐郁自然有察觉,陆书珩是故意的,故意把他架出来,安一份“特殊”在他头顶上,这样的招眼,谁知道会带来什么结果,且总归也是让人不自在的。

    而且这份工作,明明是陆书珩先开口的,他提了条件,陆书珩也答应了,结果在这里等着他啊。

    可沈乐郁又不能多解释什么。

    毕竟陆书珩说的也不是假话。

    他也没什么好解释的。

    沈乐郁暗自叹了口气,真是不消停,到哪里都不消停。

    哦,还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

    钱难挣,屎难吃。

    但今天这额外给的工资,他必须得挣好了。

    一行人在篮球场上拍摄,因为陆书珩说的要抓拍,所以必须是真打,而且还要求是认真打,这样抓拍出来的照片才显得有真实性,而陆书珩的拍摄技术,在一张照片出来后,云逸晨经纪人就没再说什么了。

    这动态的照片,比室内拍摄的静态那组还要抓人眼球。

    因为算是真实场景下的动感抓拍,所以着实是把云逸晨的特色都给凸显了出来,帅气青春,活力无限,一看就是能让学弟学妹尖叫的学长,哪怕现在还没后期加工调色等等,刚出的图也足够令人眼前一亮。

    但陆书珩却又皱起眉:“还不够好。”

    双人篮球依旧显得单调。

    而且……

    “你一直在避让。”

    陆书珩看向沈乐郁。

    沈乐郁心想这不是废话,主角又不是他,难道不该更加凸显云逸晨吗?他当然得让云逸晨更出彩。

    “这不算耽误拍摄进度吧?”

    陆书珩:“但可以更好。”

    说完,看向云逸晨经纪人:“如果能真实打一场,效果会更好。”

    经纪人:“……可陆老师,这需要更多人吧?”

    虽然陆书珩拍摄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甚至称得上是异类和特殊,但效果是真的好,所以此时陆书珩说的话,云逸晨经纪人其实也在考虑,毕竟这照片如果还能拍得更出彩,到时候成果出来,反响一定也会更热烈。

    可要在真实打篮球的场景下进行抓拍,要他去哪里找人啊?

    正商谈着,这时学校又打了一遍铃。

    几人一开始没怎么在意,毕竟之前也有打过铃,但这次下课铃声之后,教室里出来的学生显然更多了起来,像是有足够充分的时间在教室外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