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论坛 - 历史小说 - 靖明在线阅读 - 靖明 第315节

靖明 第315节

    休养了近一年,他的身体好了一些,声音也颇有沙场大将的沉稳和力度:“回禀陛下,臣奉旨代祭社稷,前来复命!”

    朱厚熜点了点头:“告诸臣民。”

    顾仕隆先向朱厚熜再行一礼,然后转向众臣,朗声诵道:“今奉旨祭告社稷,祭文曰:陛下心念苍生,奠安九土,粒食万民,分五色以表封圻,育三农而蕃稼穑,忝承守土,肃奉明禋。时居孟冬,天子思社稷国事之重,委贤臣总理国务之繁。望庶丸丸松柏,巩磐石于无疆;翼翼黍苗,佐神仓于不匮。尙飨!”

    朱厚熜听完站了起来:“请总理国务大臣宝印。”

    张佐郑重地拖着一个盘子走了过来,朱厚熜双手拿起绸布包着的印盒徐徐走过去。

    “此任之重,既托费卿,亦托诸臣。”

    费宏大礼跪拜:“臣惶恐,陛下恩重,老臣唯披肝沥胆、不敢稍有懈怠。”

    “臣等必一心用命,不负陛下之望。”

    国议殿内外,除了勋戚之外,国务殿有直管之权的诸多衙门官员们齐齐跪倒,等候皇帝向费宏授印。

    殿内泾渭分明。

    站着的,是直接只听命于皇帝的力量:军方、内臣、通政使司、都察院、大理寺、治安总司、十八国企总裁。

    跪着的,是更狭义的文臣们。

    因为皇帝说了一句亦托诸臣。

    朱厚熜这才双手拿着那个印盒:“费宏,今以总理国务大臣宝印授予。国策会议所定诸策,望卿督帅百官,勠力施行,使我大明诸省得治,万民安居,不负朕之厚望!”

    又定了一个基调,这总理国务大臣既是国策会议参策一员,又是在以皇帝为首的国策会议的方向指引下总揽与日常政务有关的具体工作。

    “臣铭记于心,必不负陛下厚望。”

    “接印。”

    “臣领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印之后,他先将之恭敬地放在了前方,然后再次行了一个叩拜大礼。

    等他在礼仪的引导下再起身时,朱厚熜又已经坐回了御座上,微笑着看他:“费卿,以新的身份受百官一声贺吧。”

    皇帝开了口,王琼等人顿时一起肃然向费宏作揖:“参见费总辅。”

    关于宰相的新称呼,是费宏自己的意见。

    陛下仍在,宰相仍是辅政。这辅字最好,虽然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要用理字。

    过去是首辅,现在是总辅,就这样了。

    费宏把姿态摆得很端正,接受着大家的见礼,自己也很庄重地表示一定用心辅佐皇帝,请同僚们通力合作。

    大明新宰相的就任仪式也就这样了,流程不能说简单,毕竟还专门请国公去祭告了社稷,也有皇帝亲自受印。

    但也并不算多隆重,至少皇帝并没有在当场表露多少倚重之意。

    上有陛下和国策会议,这总理国务大臣显然只是一个执行人。

    饶是如此,此刻的费宏终究是正牌宰相了。

    散朝后,费宏再显恩重,皇帝钦赐私宴。

    所以他虽然并不算多么倚重费宏、真的以国事相托,却又加以恩宠。

    费宏知道他只是希望自己好好拉磨。

    这天子私宴,设在养心殿,是费宏熟悉的地方。

    “正旦节,朕会在《明报》上刊一篇新年贺文。元宵节,总辅也拟一篇贺文吧。这是你第一次以私人名义、代表官府向大明官民说话。明年清丈田土重造黄册,朝廷为什么要这么做、准备让大明百姓三年后的日子有什么变化,总辅可以说一说。”

    费宏看着他:“……臣好好斟酌。”

    这是向整个大明的官民立军令状吗?

    如果三年后,百姓的日子没有什么好变化,那么白纸黑字在那里,普天之下有多少人要骂他费宏说了做不到?

    朱厚熜笑着说道:“不必在心里有那么多负担。担子是重,但朕不会不明事理。费卿,以此前功绩,若说配享太庙,只怕你心里也有些不踏实吧?朕允了你此诺,你也想名副其实吧?”

    费宏闻言只能一声苦笑:“臣实在诚惶诚恐。”

    “你要适应,朕也要适应。”朱厚熜如实说道,“但有一点是无疑的。在朕心里,你便是率领百官,助朕共治天下之首重之臣。你才五十八,三年后若理政有绩,朕自有胸襟再委卿留任。子充,不必太多包袱。”

    费宏呆呆地看着他:开玩笑呢吧?这些话听听就得了。

    还留任,那张孚敬和严嵩这样的狠家伙得盯着自己的头了。

    “臣必定用心督办诸事,以解陛下之忧。”

    朱厚熜点了点头,然后亲切地与他吃着两个人吃的午饭。

    而在司礼监直房那边的小屋子里,宋虎等人却一直饿着。

    费宏多年后才知道,皇帝上午拜的相,中午请他吃饭,下午去见了粪商。

    是不尊重他这个宰相吗?

    也不是,他那个时候只能承认,自己确实在晚年遇到了一个很不同的皇帝。

    宋虎他们却是这一天就确认了,皇帝跟想象当中的很不一样。

    在知道了自己等人被皇帝召见只是为了沤肥的技巧之后,宋虎等人心头万马奔腾。

    “这么说,你们只是沤好再晒干之后,就送去卖掉?”

    “……是。”

    “你们之间没有因为谁家的肥更好,参详过其中不同吗?”

    宋虎大着胆子攀攀关系:“小人这里就是最好的,陛下的皇庄就是用的小人的肥。小人从不像有些人一样,往肥里掺土,以次充好。”

    有两个人欲喷又止:这可是在皇帝面前。

    “你们有话说?”朱厚熜却留意到了。

    “启……启禀陛下,草民掺的不是土,草民的肥也是顶好的。草民掺的东西,那都是有来历了。草民请教过一个秀才兄弟,说《齐民要术》还写了呢。”

    宋虎也被皇帝真的是对肥料感兴趣的气氛感染到了,知道小命无忧,因此卖力表现:“要掺也是掺粉渣豆屑河泥塘泥,你往里掺螺灰蛎灰石膏石灰还有猪骨牛骨,那是什么道理?”

    “但我们金家肥,用的都说好!”

    朱厚熜却眼睛一亮。

    为什么掺这些他不懂,但他知道很多骨头有含磷一说,所以有什么鬼火。而什么螺丝壳石膏石灰,大概是因为里面的一些无机元素?

    “你姓金?”

    “回陛下,草民叫金柯。”

    朱厚熜惊了:“……你细细说说你那金家肥为什么要掺那些东西,有什么讲究?”

    “回陛下,草民既然做这一行,民间用哪些东西做肥,草民自然要记在心里。代代相传,如今草民家里记着的可做肥的东西,总有十一大类一百五十三种。草民心想既然都是堆到土里有肥力,掺在一起总没坏处,因此就试了试。草民的父亲当年在京城管着十三条粪道,传到草民这里,草民得罪过人,只保下了五条,这也是没办法才想出的办法。”

    朱厚熜并不关心他们粪界的斗争,但对他说的十一大类一百五十三种这样有精确数字的肥源却颇感振奋,连连追问。

    于是,这金柯竟成为了主角,滔滔不绝地介绍起粪肥、饼肥、渣肥、骨肥、土肥、泥肥、灰肥、绿肥、秸秆肥、石肥、杂肥这十一种肥源来。

    毫无疑问,他是肥界的真正专家,是生产肥的人,而不是大北京居民排泄物的搬运工。

    “就是你了!”朱厚熜如获至宝,“朕今日总算有所收获。你很不错,做一行钻研一行。朕先讨个好彩头,给你赐个名。”

    金柯欣喜若狂。

    皇帝赐名,这是要回去祭祖的大事!

    宋虎等人艳羡不已。

    “就叫金坷垃!你与土有缘,若你能为朕谋划的这桩事建功,便是功名可立!”

    朱厚熜感觉不把他这名字补全似乎浑身不得劲,虽然可能是他母亲姓柯,这下子他仿佛是姓金和姓柯的拉的垃圾。

    但做肥的嘛,本来就是变废为宝。

    朱厚熜强行给自己选的名字说些有来源的话。

    金坷垃仍旧很激动:“草民谢陛下赐名,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锦,先让农学院那边安排人去金坷垃那边看看,让皇庄那边一部分田用旧肥,一部分用他的肥,比较一下长势和收成。”

    “奴婢领旨。”

    宋虎目瞪口呆。

    有这样抢生意的吗?当着自己的面抢天下最大的主顾?

    但甲方是皇帝,宋虎不敢放屁。

    “朕再交给你一个任务。”

    “请陛下下旨!”

    皇帝交待办的事,那不是旨意是什么?金坷垃并不觉得有毛病。

    朱厚熜说道:“你只知道民间有人用那些东西做肥,但那些东西为什么能做肥,你要尽量寻访清楚。”

    其中原理,金坷垃自然不可能去寻访清楚那些东西里有什么成分对农作物有用。

    但朱厚熜需要他把这件事当一个事,尽量先因为皇帝的要求去说出些似是而非的一二三四来。

    总之,从金坷垃这里,朱厚熜多了一个届时可以问倒许多人的问题。

    土里到底有什么让农作物茁壮成长?就长在水里的玩意,根不着土,为什么也能长得怪好?

    从这些问题开始打破沙锅问到底,能不能让一些人真正分析出靠谱的一二三四来?

    与此同时,如果金坷垃的肥真的肥力不错,那么他大概是生产着原始的复合肥。

    成分含量且不说,如果有些东西的成本低、产量大,未尝不能先规模化起来、供应下去。

    万事开头难,只要有开头就好。

    出了皇宫,所有人都晕晕乎乎:一半是饿的,一半是因为这次经历太离奇。

    “金道尊,要是发达了可别忘了小弟啊。”

    于是金坷垃更晕了,宋虎也更晕了:道尊不是爷们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