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论坛 - 历史小说 - 靖明在线阅读 - 靖明 第558节

靖明 第558节

    可惜金掌柜说道:“能不能在琉球长得好,我却不懂。我金记珍粮,也没有出售种子的资格。贵使也看见了,鄙店售卖的,都是用许多庄稼新试制的各种精粮。按我家老爷的说法,陛下称之为再加工。如今粮种之事,都是新设的农业部在掌管。贵使有心,此次可奏请陛下。若是陛下允了,自有农业部来办理。”

    “多谢!”毛龙吟作了个长揖,“但金掌柜必定知道这些好粮种习性,还请指教……”

    毛龙吟觉得今天大有收获。

    不论大明征讨日本之后对琉球将会有什么影响,但琉球那里依靠海贸获利的形势已经在变。

    现如今,确实只有权贵才吃得起米,因为赚得到钱,能买。

    而琉球的寻常百姓,只能想方设法,或捕鱼,或靠着不高的收成活命,或采摘那边易活的苏铁果等一些野果。

    在那大同馆,他知道了什么叫大同。而诸国宣交使访查政风民生回报大明天子,想来大明皇帝也是盼着看到诸藩官员为百姓而操劳的。

    能做到藩国重臣的位置,他不是没有做过最坏的猜想。

    但不管怎么样,藩国还是需要有人治理吧?

    今天,琉球国继承人“何不食米”的言论,毛龙吟说了一句“见笑”,只怕后面也会传开的。

    实际也确实如此,当天夜里,严嵩就得到了礼交部那边汇总来的消息。

    今年诸藩使臣汇聚京城,大明君臣是有大事要办的。

    皇帝那边自然有人手在做事,而礼交部作为直接办这件事的衙门,诸藩使臣及随员既然已经有人抵京了,那么他们的动向自然是要关注的。

    外松内紧,哪怕表面上的遣官员陪同,今年也没有了。

    为的,就是让他们先在京城自由活动。

    若有人惹出了事,那只会给大明更多筹码。

    若有人不甘寂寞、四处活动,那也能窥见一些他们的想法。

    琉球使团的行止在严嵩这里根本排不上号,他现下更关注的是吐蕃使团。

    同样,宫里的朱厚熜也收到了锦衣卫和内察事厂的日常奏报。

    看完之后,朱厚熜只是冷笑了一声:“蠢材还是这么多。满速儿重建察合台,俺答在汗庭之下推行黄教,这些人是仍旧不知道这些消息吗?听闻吐蕃高僧到访,就忙不迭地请入府中?”

    陆炳在一旁屏气不语。

    自从吐蕃和俺答搅在一起后,皇帝对藏僧多了关注,陆炳自然也要在这些方面做功夫。

    实际上,藏僧在大明甚至京城一直就很活跃,颇有一种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感觉。

    据说宣宗时期,滞留在京城的藏僧因为过多,当时请归的藏僧就多达千余。可是这些藏僧,来往的权贵官员实在多,其实一直是无法避免的。再加上大明和吐蕃明面上已经安稳了一百多年的关系,在大明实土范围内活动的藏僧究竟总共有多少,谁也没个准确数字。

    远的不说,正德皇帝就跟藏僧也有密切往来。

    这一回,吐蕃遣使抵京,又来了数位高僧。

    既然没有对他们的行止做出更严格明确的约束,他们自然开始用各种手法,或者被延请,或者主动拜访,抓住有些权贵人家府上老人患病了等各种机会开展了活动。

    朱厚熜看完了名单,随后就对陆炳说道:“文官且先不管,你替朕去名单上的这些勋戚家里走一趟,代朕关心一下他们。问一问,什么难处不好办,要请僧道做法渡劫?”

    第466章 给机会不中用

    陆炳欲言又止,但却没有挪步。

    于是朱厚熜察觉到了动静,重新抬起头看着他:“怎么?”

    “陛下用兵在即……”陆炳咬了咬牙,“臣以为,有些勋戚延请蕃僧入府是真的,但若只因如此便……有些小题大作了。陛下明鉴,说实在的,许多勋戚府上,实则都是些夫人们想做这些事。诸位勋戚嘛……有的没在意,有的根本想不到这上面去。”

    朱厚熜皱了皱眉:“照你这么说,寻两三家打个样你也办不到?陆炳,最近帮人求情转圜越来越多了啊。”

    他的话说得重了,陆炳当即跪下:“陛下恕罪!陛下明鉴,臣也是一片忠心。臣以为,与其敲打,不如暗查。有了实据,问罪吐蕃更加理所当然,警醒众臣也更加有效。”

    朱厚熜这才若有所思,先让他起来了。

    过了一会才问道:“你既然没写清楚,那想必是有了眉目。是哪家可能有问题?”

    “……陛下若真要臣去查,臣请余驸马也一起陛见,互相佐证。”

    朱厚熜听到这里,这才严肃了起来,当即对黄锦说道:“去宣!”

    按理说,像现在这样入了夜,如今的皇帝已经开始减少处置国事了。

    但陆炳本只是放值前照例送来了奏报,而后就被留下了。

    余承业已经回到府中,如今听到宣召,又赶紧入宫。

    在夜色里,他直接到了乾清宫,走入了西暖阁。

    两人一个是朱厚熜的姐夫,一个是他的妹夫。

    朱厚熜这才看向陆炳:“可以说了?”

    陆炳看了看余承业,这才说道:“成国公,咸宁侯,定西伯。”

    余承业心头一震。

    一个是建设局总裁朱希忠,一个是因为去年越王赴云南省亲而调任云南总兵官的仇鸾,一个则是粮储号在四川的总负责蒋傅。

    “需要懋贤佐证的,你先说!”

    朱厚熜心里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朱凤袭爵时,朱厚熜已经颁布了勋戚无功则降等袭替的规矩。他当时是成国侯,是在外滇之战中后勤转运立了功,这才恢复公爵,接了英国公张仑的位置执掌皇明资产局。在云南的那段时间,他打下了基础。

    蒋傅同样是降等袭替的“受害者”,他的祖上是定西侯蒋贵。从靖难之役就追随朱棣厮杀,和张辅一起南征安南,在太祖北征时就屡立战功。宣德年间在四川镇守时平定松潘、正统初年从甘肃驱走阿岱汗和朵儿只伯、而后又率大军南征麓川……可以说,从永乐到正统初年,蒋贵就是大明武德充沛的体现之一。

    然而后继乏人。

    至于仇鸾……他是先于新政策袭爵的,所以仍旧是侯爵。这么多年,朱厚熜不存在没给仇鸾机会,但是也不算重用他。

    应该说确实存在偏见,因为朱厚熜心目中的仇鸾是畏战、贪利以至于卖过国的。而这次把三十七、正值壮年的仇鸾派到云南,朱厚熜是打算看看他能不能随着沐绍勋一起立功的。

    没想到他现在却被陆炳瞧出了一些不对劲。

    “陛下,是云贵驰道、云南边市。”陆炳言简意赅,“故成国公在云南有余荫,定西伯家子嗣众多,咸宁侯总兵云南职权更大一些,外滇诸司粮米、宝石、象牙都是好货。最重要的,大明不再缺马,吐蕃却仍旧缺茶。”

    朱厚熜沉着脸,看了看余承业:“蒲津桥事后,你刚查了一遍资产局下诸企业的账。有没有端倪?”

    余承业如实说道:“企业内的帐,自然是没有大问题的。但各家其他子嗣、族亲、友人在外的关联,臣就没那个权力去彻查了。若要遍查,那如今该商业部协办。”

    陆炳说道:“臣这边,云南、四川特勤队的人听到了一些风声。越王在昆明已经呆了一年多,如今诸省重将入京议过事,又有调动,只怕大战将起。战事一起,生意是暂时做不成了。而外滇、吐蕃险恶之地,臣说句实话,咸宁侯在军伍中不以敢战、善战闻名。领兵多年,若说功劳,只有昔年京营哗乱时立了点小功。其时臣也恰逢其会,老实说,并算不得凶险。”

    “……仇鸾去云南还只有一年多。”朱厚熜看着陆炳,“云南边市的生意,他也掺和进去了?”

    “咸宁侯两个亲弟,仇凤、仇鹏如今都做着玉石、象牙生意,这还是当初与咸宁侯一同在京营哗乱中立功的平湖侯等人平定外滇时帮忙牵的线。而咸宁侯因残疾无法袭爵的老父亲,前年竟有精力开了一家米行。给他供货的,是定西伯蒋傅的堂弟。四川粮储号,良田着实不少。定西伯不敢耽误粮储号储粮重务,但四川民间粮食,还有缅甸等地收过来的粮食,总量也不小。再者,入仓之粮,也无需那么好。”

    听到这里,朱厚熜的脸已经很阴沉了。

    这些事情虽然没出乎意料之外,久而久之大明本就一定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他郁闷的是:仇鸾这家伙,明明给他机会了,但当初嗷嗷喊着要走立军功这条路线,这么多年却一直在想办法挣钱。不仅如此,现在到了边区,面对着马上就可能立大功的机会,他家里竟然在这当口与蕃僧来往。

    不用想,如果西南的仗不好打,那么如今已经形成一条利益链的这些人,仍旧能够通过与吐蕃、外滇的稳定贸易获利。仇鸾本人,则不用深入环境恶劣的外滇征战,免得丢了小命。

    当年在演习时败给了李全礼,难道这么多年还没点长进?

    余承业听到这里,也弯了个腰行了礼:“陛下,臣虽执掌资产局,但年岁尚浅。许多话,臣去讲,比不上昔年英国公、成国公有用。这些年,诸企业的人越来越多。宗室、勋戚之后,求财士子,民间逐利之商,在上下总数已经过七千有品衔的人里,也不知道多少小圈子。而诸企业雇工,往来之公司、商行、店号,数不胜数。臣以为,是该到了真正动手警醒一下的时候。”

    朱厚熜看了看他。

    就算有驸马的身份,但余承业如今是有点年轻。

    更重要的是,朱厚熜的姐姐已经离世了。余承业虽然得到重用,却难免会让许多人觉得差那么一点意思。

    听他们两个说到这里,朱厚熜已经知道关键点在哪里了。

    一个是通过皇明资产局下诸企业这颗大树在旁边做关联交易的混乱,一个是有心求财的勋戚对于接下来大明即将征战四方带来的贸易市场不稳定的担忧。

    这帮人是缺一根弦了,已经忘记皇帝成立这些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在大方向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他们还尝试着延缓一二、甚至阻碍一下?

    也对,在企业里做事,哪里比得上军伍之中立功快?等他们这批人老了,新立功的勋臣若是不想子嗣再拼命了,届时朝中也有更大的声望、更多的朋友。他们再让后人到企业里,不就会挤掉如今的那些位置?

    朱厚熜森然问道:“咸宁侯府上把蕃僧请进去,是为了做什么?”

    “……说是为咸宁侯的父亲看看腿疾。”

    “朕倒不知道,吐蕃佛法还有这等神效,可令残疾的腿重新站起来。”朱厚熜看着两人,“那就先去暗查!若要商业部协查,朕会交待一下才伯。”

    黄佐兼领着商业部事,本就是要让他在吏治方面的心得帮助大明商业体系建立更清廉一点的习惯。

    朱厚熜沉着脸,又说了一句:“黄锦,让郭勋明天一早到朕面前来!”

    ……

    由于昔年“小球儿”和他一起并肩“重振勋臣荣光”的情谊,郭勋和仇鸾的关系一贯不错。

    如今郭勋已经六十多,他儿子郭守乾不是个能战敢战的料。

    郭勋在军伍之中威望不错,也提携了不少人。而仇鸾,就是他最近“提携”的人。

    之前荐了他去云南,这一回又力主西南方向以沐绍勋为主、仇鸾为辅,军力调动方面主张了不少他想提携的人去西南立功。

    毕竟前些年就在外滇大胜了一次,在郭勋看来,外滇的功劳相当好立。

    昨夜得到宫里的传话,郭勋一大早就到了乾清宫报到。

    朱厚熜睡了一觉起来,表面上已经波澜不惊。

    在已经议定的方略里,等到东边搞定、从朝鲜和日本能有大量战利补充后,就将进入以吐蕃为饵、围点打援的阶段。

    在此之前,先把当年遗留下来的木邦解决了,从吐蕃东南面完成一种合围压力,自然是必要的准备。

    这件小事,除了云南一个方面,其他都不会先着力。

    所以仇鸾这个点关系不小:总不能去拖沐绍勋的后腿吧?

    郭勋还不知道皇帝召见他是为了什么,朱厚熜等他行了礼,让他起来坐下。

    “黔国公入京参与过军务会议了,朕对西南方向的安排还是有些不放心。那里地势险恶,转运不易。最重要的是,咸宁侯初到云南,对当地不算熟悉。先前阳武侯在台湾,麾下就有贪功冒进以致损兵折将的。咸宁侯会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

    郭勋立刻说道:“这么多年,他没有上战场的机会,陛下有这个担忧实属应当。然而陛下明鉴,仇鸾在京营练兵多年,多少将官他都很熟悉。西南大战,也无需他冲锋在前。熟悉麾下调遣到云南的神机营将官,能够如臂使指,这更加重要。况且,还有黔国公为主帅,陛下不必过于忧虑。”

    “黔国公和他之间的关系呢?”朱厚熜又问,“越王去云南后,黔国公为避嫌,暂时不再管云南军务。仇鸾去了云南,这一年多有没有和云南边军闹出什么问题?”

    这属于地方上的具体小事了,皇帝之前不知道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