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她一目十行扫过,目光最终顿在了四皇子三个字上。

    原来重活一世,这些事依旧没变。

    永璋帝驾崩的消息迟了一日才传到平川来。

    时值腊月,年关将至,张灯结彩的街上,因为永璋帝的薨逝,所有鲜艳的颜色都被撤下来,连带着这个年也过得十分清冷。

    去岁秦舒宁在将军府,过年只有秦老爷父子俩,秦老爷父子俩都十分不习惯。如今秦舒宁重回秦家了,一家三口能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了,可因着永璋帝薨逝的消息,也不敢大肆热闹。

    只在府里摆了两桌,主仆同乐一番,便算是过了年。

    过了年,转眼便到了上元节了。

    往年平川的上元节很热闹,今年却是沉寂了不少。不过秦舒宁姐弟俩还是出了趟门。

    上京的上元节是赏灯,而平川的上元节带有祈福之意。

    如今徐展旌在前方阵仗,已许久没有给秦舒宁写信了,秦舒宁心下难安,便趁着上元节这个节日,同秦舒予一同为徐展旌放灯祈福。

    “姐,你别担心,徐大哥和鞑靼交手多次,肯定不会有事的。”

    秦舒宁淡淡嗯了声,她的目光落在飘远的水灯上,卷翘的睫毛,遮住了眼底的担忧。

    放灯回来这天夜里,秦舒宁难得做了一个梦。

    但却不是好梦。

    梦里冰天雪地,大雪纷飞。

    两军正在对战,徐展旌站在最前面,他满脸血污,手持长剑,利落与敌人厮杀。

    那是秦舒宁从没见过的徐展旌。

    秦舒宁知道,这是一场梦,可却怎么都醒不过来。

    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徐展旌与人厮杀。

    秦舒宁本以为,这只是普通的一场梦罢了,直到她在人群里,看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容。

    秦舒宁瞳孔猛地一缩,她下意识张嘴想提醒徐展旌小心,可却发不出声音,而徐展身侧那人却突然道:“将军,小心!”

    徐展旌下意识提剑朝身后格挡时,下一瞬间,一柄匕首,插进他的腹部。

    徐展旌不可置信回眸。

    “小姐,您醒醒,小姐。”

    金禾急促的声音,将秦舒宁从噩梦里拽出来。

    秦舒宁猛地睁开眼睛。

    眼前一片亮堂,金禾银穗披着外裳都守在床前,金禾来扶秦舒宁:“小姐,您是做噩梦了吗?”

    银穗忙端了温水来给秦舒宁。

    秦舒宁捧着茶盏,五指不住收紧。

    那不是梦。

    那是徐展旌上次差点死在战场上的场景。

    好端端的,她怎么会突然梦到这个呢?

    “小姐,您别多想了,梦都是相反的呢!”待秦舒宁喝完,金禾才接过她的茶盏,柔声劝道,“说不定现在啊,徐将军已在凯旋的路上呢!”

    秦舒宁不说话。

    若徐展旌当真在凯旋的路上,那按照他的脾气,应该早就给自己来信了。

    可自年前,那封到达北境的信之后,秦舒宁就再未收到徐展旌的信了。

    金禾劝道:“许是那边大雪封路了,改明奴婢让翁伯寻人打听打听,眼下时辰还早,小姐您再睡一会儿吧。”

    秦舒宁又重新躺下了,但却怎么都睡不着,堪堪挨到天亮,秦舒宁便起来研磨提笔给王子衍去信了。

    王子衍在上京,说不定他哪里会有什么消息。

    秦舒宁将信交给秦家下人,嘱咐道:“你将信送到王家,顺道将王公子的书信带回来。”

    秦家下人领命去了,直到夜里才冻的手脚发麻回来,并带回了王子衍的书信。

    秦舒宁迫不及待拆开,心里却是一阵失望。

    王子衍那边也没有徐展旌的消息。而刚登基的新皇也不关心北方的战事,如今先皇尸骨未寒,他便已经开始公然寻欢作乐了。有御史在朝堂上谏言,先皇非但不听,还命人将那御史的女儿强掳进宫去了,气的那御史直接在金殿上撞柱子而亡,一时间朝野坊间皆是议论纷纷。

    秦舒予见秦舒宁忧思过盛,怕她因此伤了身子,便劝道:“姐,要不咱们去寺里上香为徐大哥祈福吧。”

    眼下各处都没有消息,他们只能寄希望于神佛了。

    秦舒宁姐弟俩去庙里上了香,等他们再回秦家时天刚擦黑,而秦家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秦舒予进来,看见大堂里正同秦老爷说话的人时,愣了一下,旋即快步过去:“顾大哥,你怎么来了?”

    顾修昀没说话,而是将目光落在秦舒宁身上。

    只一眼,秦舒宁这些天一直紧绷的那根弦,突然嗡的一声断了。

    第60章 (二更)

    去岁开春, 捷报与徐展旌的死讯一同传来。

    今年也是如此。

    新皇忙着寻欢作乐,听到这个消息时,也不甚在意,只让礼部官员看着办, 继而便搂着一个貌美的宫妃走了。

    在旁立着的官员个个面面相觑, 有那等正直的, 直接气的拂袖而去。

    先皇英明了一辈子,怎么临了时这般糊涂,竟然将皇位交给这样一个色令智昏之人手中。

    自新皇继位后,他不顾先皇尸骨未寒,便公然在宫中寻欢作乐, 平日里疏于朝政不说, 竟然还亲小人远贤臣,搞的朝中乌烟瘴气的, 许多忠臣皆受到了迫害。

    别人可以摇头叹息,但礼部尚书却是一个头有两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