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聪明人(求订阅!)
见如此顺利。 组长很满意。 才一个下午就搞定了。 回去也能给市委一个满意的交代,他可是知道,这个工期有多紧,按照天眼集团给的进度计划,两周内,这边的土地必须平整好。 虽然计划有富余。 但为保万无一失,越快越好。 “各位,时间紧,我们在三天内,就会机械进场,开始施工,对各位的房屋进行拆除,你们的家具财物,会放到别处统一妥善保管。” “明天,先测算好各位的补偿面积,同时,会在市里给你们安排住处,在搬入新家前,误工费和农作物损失、生活费等,我们市里会全额承担。” “。。。” 此时。 大家都没有了异议。 反正政府有赔偿,等于说,今年上半年,不用干活都有钱拿,还有地方住,吃喝有人管,可是件好事情,因此,全票同意。 散会后。 “刘主任,我们明天再来,到时候,还要再麻烦你帮忙了。”组长对村主任说,征地和补偿,都是他们这个办公室负责。 “您客气了。”村主任忙道。 这时候。 见村主任欲言又止。 他笑道:“刘主任,还有什么事吗?” “这个,是有点,你也知道,征地只征了村里一点地,只有部分人受益,其他人也都想托我问问,我们村其他的地,还要不?” 闻言。 组长不禁失笑。 “刘主任,目前来看,你们村剩余的其他地方,暂时没有征收的可能,要知道,现在的大学规划面积,就已经很大了。” 见村主任一脸失望。 组长有度提醒道。 “刘主任,放平心态,这边的大学建好了,你说,你们这能不受益吗?如果有一天学校要扩建,还不是只能找你们买土地不是。” 村主任一听。 也是。 大学另一边,是开发区的商用地,不可能再修学校,今后,这所学校想要扩建,估计也会找他们村买地,倒也算是个好消息。 把组长送走后。 村委会就来了一批人。 “村长,怎么样?” “就是,我们的地要不要?” “大学嘛,可以再大一点。。。” “。。。” 村主任压了压手。 “不怎么样,人家大学的地现在够用了,不过,组长说了,今后若是大学扩建,肯定会买我们的地,只希望,大学越办越好。” 一听。 众人只能作罢。 总不能让市里非要他们的地吧,若是搞事情,影响了大学建设,青岩市的父老乡亲,都得用唾沫星子淹死他们,教育,国人从来都很重视。 这里面。 其实是有聪明人的。 比如。 村长的儿子。 回到家。 “爸,我估计,未来几年,我们村的地,肯定要暴涨好多倍,到时候,肯定会有开发商看上这里的。”他儿子也是有点见识。 “哦?那他们现在是不是卖亏了?” “这倒不一定,这次,市里的补偿金很高,而且条件优厚,还给耕地和宅基地,可要是商业开发,开发商不可能给我们这些。” “因此,估计市里也是考虑到他们二十多户的利益,才大幅度提高了补偿标准,所以,我们占不了大便宜,只能说跟着沾了光。” “那你刚才怎么不说?” 村主任疑惑道。 “爸,你傻啊,现在,那些人知道自己肯定是赚,才肯这么爽快的搬家。可一旦知道未来有几率,就算是很小的几率吃亏,会怎么样?” “他们可能会打乱市里的部署,一旦我说了,事情就是因我而起,你可就不好给上面交代,所以,这个猜测,不能对他们说。” “就算我们知道他们不会吃什么亏,可他们不会这么想,总之,你尽快配合政府,只有大学落地了,我们未来的利益才有保障。” 他是明白人。 这一切。 都是建立在大学落地的基础上。 不落地。 这里地处远郊、 等到开发,五年?十年?还是十五年?这边可并不是市里的城区扩张的主要方向,一旦没了大学这只凤凰,梧桐可不值钱。 一听。 村主任恍然。 “还真是这样。” 。。。 次日。 在很多村民羡慕的目光中。 工作组再次到来,测量土地,测量宅基地,统计各户家里人口,不远的滩涂上,直接就有大量机械进场,开始平整土地。 四面。 也都有施工队用彩钢板竖起围墙。 其效率之高。 令人咂舌。 清江边。 一排的小车停着。 几个一看就是老板的人物,正抽着烟,看着工人们施工,其中一人,正是储军,当初,承建盛唐和天眼等总部大楼的建筑商。 市里拍板。 市二建直接进场。 开始平整。 刚刚得到消息的他,自然飞快地赶了过来,平整的项目,他倒是没有想过,不过,上面的建筑,还没有招标,他机会很大。 和唐青的公司合作了这么久。 生意也蒸蒸日上。 现如今。 倒也不缺这么个工程。 但唐青当时救了他的公司,他也是知道感恩的人,因此,从来都是以优惠价,保质保量地完成唐青旗下公司的项目,一直合作很愉快。 这次。 拿到部分项目,并不难。 论优势。 市二建都比不上。 “储总,这次,咱们可得好好合作。”市二建的总经理冲储军笑道。储军,凭借承接唐家的项目,在市里可谓是混的风生水起。 京华广场。 影视城。 文化游乐园。 这些都有参与。 而别人一看,这人和唐青关系这么好,很多时候,也会给储军面子,为此,一些项目,储军人手不够,还二包给他们市一建和二建。 因此。 双方即是竞争对手。 也是合作伙伴。 “这是自然,没想到,唐总竟然搞这么大,建大学,哈哈,我们青岩市也有自己的大学了。”储军笑着道,他从来不避讳,自己是靠唐青起来的。 多少人。 想靠都还靠不了呢! 对唐青,除了感激,就是敬畏,唐家,已经从当初的小生意人,成长为了一颗擎天巨树,树下,是很多他这样的生意人跟着沾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 唐家的数根。 俞见深扎。 依靠唐家。 他也成了青岩市排的上号的大老板。 想到这。 储军不禁庆幸,当初果断搭上了唐青的快车。 。。。 看着同村人的眼光,二十多户人家也是喜笑颜开,一时间,倍感自信,搬新房,还有钱,还能耍半年,一下子,优越感爆棚。 村主任看着这一切。 只是笑了笑,现在不是揭晓的时候,把人安置好再说,此时,由于市里的口风紧,他们还都不知道这是唐青要盖的大学。 原因。 也是如此。 怕有人当钉子户,一旦影响进度,唐青不满,虽不至于在别市选址,但也会让同僚们看笑话,别的市他们不怕,就怕省里来截胡。 这才是市里最担心的。 因此。 必须速战速决。 不能出任何问题。 由于人多。 仅仅一个上午。 就测算完毕。 接着。 一辆辆集装箱车抵达,把他们的家具物品搬了上去,运抵指定地点按箱存放,村民们把日常用品,锅碗瓢盆留下,带去临时新家。 临时新家。 是市里专门修建的安置房。 现在。 市里大搞建设。 很多地方都在征地,而让那些百姓住进新家还有段时间,若是住宾馆,补贴就太贵了,因此,还不如自己修建一些来安置。 政府征地的可以住。 开发商征地也可以租出去。 以后还能当廉租房或者保障性住房使用。 一举多得。 而牲畜家禽。 也都被市里统一按市场价收购。 那么多机关食堂。 根本不是事儿。 于是。 在市里的超高效率下。 临近傍晚。 二十多户人家,一百多号人,就已经搬走,一夜之后,整个大学场地,都被工人连夜用彩钢板围了起来,叮叮当当,响了一夜。 至此。 项目正式进入了快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