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7章 没问题(求订阅!)
挂了电话。 “怎么了?” 连接几个电话,旺萨忍不住问。 “额。” 唐凯不知道怎么说,这明显有打广告的嫌疑。不过,想到是给自己侄子打广告,唐凯深吸一口气,向在场人道出了几通电话的实情。 听完。 支持声一片。 “好事啊。” “就是。” “我们也这样做,至少,在会员的新增贷款上。”旺萨接茬,不可能旗下所有企业都这样,这次被那个倒霉鬼一吓,才有这出的。 “可以。” “唐总,恭喜了。” “。。。” 一片祝福。 在场。 有将近二十个商会会员,主要是跟着旺萨来的,在核心会员中,泰国只有旺萨一个,其他泰国的商会会员,几乎都跟着他来了。 没人说不。 羊群效应。 大家都这么干,你不做,是不是心里有啥想法? “谢谢。” 唐凯感谢道。 人群中。 曾明有点心不在焉,虽然他不是缅痶人,但毕竟吃着这碗饭,刚一个家族倒下,他不免担心自己的未来,继续下去,风险很大。 看看柴仁。 嗯?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多虑了。 柴仁。 柴家少爷。 他也是通过好多关系才了解到,这个节骨眼,缅亚商会把其吸纳进来,如果说没有考虑到泄密风险,那是在侮辱缅亚银行集团的智商。 可是。 就这么吸收进来了。 显然。 他透漏的那点事情,商会可能根本不在意。 呼~ 长吐一口气。 曾明想通后,感觉整个天空都变蓝了,还真是自己多虑,那个家族作死,判了国,这才被收拾,自己的行为,简直是小儿科。 。。。 另一边。 内必都。 坎亲办公室。 “坎亲副首,对于贵方在经济上的改革力度,我们很是钦佩,这次对于进出口的大规模减税政策,相信对我们双方的贸易都有促进作用。” 一上来。 孙江先是夸了一下。 接着。 “不过,您也知道,进出口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有着何种影响,下一次,如果有类似的激进政策,且和我国相关,能都提前知会一下。” 这次。 孙江带着上面指示,亲自上门。 减税。 只是由头。 映射的却是商品和项目贷款规模扩大。 听完。 坎亲微笑,心里也是有点无奈,别说是你,我都快跟不上零的节奏了。但是,这话可不能对孙江说,这是缅痶的内部事宜。 “你说得对。” “对于给贵方造成的困扰,我深感抱歉。” “就这件事,在你来之前,零总统就做了指示,今后,在商品和项目贷款上,我们会提前和贵方沟通,以求双方利益最大化。” 和华夏相关。 范围。 规模。 比例。 最大的就是商品和项目贷款,华夏是主要的中标方和贸易国。 “谢谢理解。” 孙江松了口气。 还好。 事情顺利。 除此之外,减税以及对缅亚商会企业的巨额贷款,那都是人家的内部决策,华夏不能干涉。但是,华夏好像也能从中受益。 这次。 商会会员的跨国扩张。 无论如何。 亚元都会流向该国。 如此一来。 即使不能创造新增就业,也能创造新的商品出口,很简单的道理,这些企业走出去了,今后缅痶进口该产品,肯定向其倾斜。 比如进口糖类。 以前。 缅痶都是从印尼进口。 现在。 缅亚系企业在马来西亚有了糖厂,自然,肯定会优先进口马来西亚的,导致印尼糖的进口量下降,以此类推,可以到各种商品。 那么。 谁能决定是在印尼并购糖厂,还是在马来西亚并购? ---天眼。 那么。 是不是可以通过天眼,让一些会员在华大量投资制造业,就算不多,只有二十分之一,那也可能给华夏拉去几百亿亚元的投资。 以及。 今后稳定的贸易关系。 金融危机。 让华夏沿很多外贸企业摇摇欲坠,需要人接盘。这事儿不能拖,得尽快传递给唐青,不然,调查阶段完成,操作空间会变小。 “再见。” “奥运会要开幕了,祝贺。”坎亲道。 “谢谢。” 孙江笑道。 奥运。 华夏期盼了很多年,一直在为此努力,还有两周。幸运的是,他被邀请去参观开幕式,零也会去,至于坎亲,要留守在家。 送走孙江。 坎亲回到办公室。 想起了奥运会。 缅痶在争取。 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从个人角度来说,他当然希望也举办一届,现在有钱了,不像以前,连个像样的场馆估计都整不出来。 有时候。 各种国际盛会。 就像是一个个成就勋章。 让人想要集齐。 。。。 下午。 三点。 正在卫俊家喝茶。 柴仁接到了父亲的电话。 “这事儿,行吗?” 柴仁迟疑道。 电话里。 让他和唐青说说,在企业并购商,能不能偏袒一下华夏企业,柴仁不是担心能不能成,而是担心如果做了,对天眼的影响。 人家找天眼。 是信任。 “我们考虑过,原材料领域,我们华夏几乎都是进口国,这是人均资源决定的,但是,华夏的优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工业制造。” “在原材料领域,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正常,我们华夏也没有多少用于出口,但工业制成品领域,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 “所以,就算不说,在这一块,华夏也能受益,打一下招呼自然更好,既不违背商会成员利益,也不会违背商业道德。” 听完。 柴仁思量一下。 还真是。 这次投资。 主要在两块。 一是原材料。 二是工业品。 前者。 华夏也没有多少出口的,大多靠进口,但后者,华夏‘世界工厂’的名头不是吹出来的,怎么分析,投资华夏,都是最有利的。 “我试试。” “好。” 挂了电话。 柴仁想了一分钟,组织语言,才拨通了唐青的电话。 “柴大少,今儿怎么样。” “很不错。” “说吧,什么事?” “那啥。。。” 柴仁深吸一口气,才道:“这次天眼承接了这么大的单,恭喜,那个,如果可以,在制造业上,能否多照顾一下华夏企业。” 哪料。 唐青一点犹豫没有。 “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