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节
书迷正在阅读:病弱小美人总在修罗场[快穿]、真少爷不装了[重生]、贫道非备胎[穿书]、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囧空间、女主她爹是个万人迷、娇腴(重生)、七零之大院来了个大美人、NPC恋爱守则[快穿]、穿成女主白月光后我恃宠而骄了
宗亲里,就有不止一家,硬生生让姑娘等到双十年华才出门的。 只是为了让姑娘家在府上多享两年福罢了。 而且,富贵在,底气足,大不了,挑条件并不算是那么显赫的低嫁就可以。 祁王妃也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由事推己,想的自然不可避免的多了一些。 大长公主虽然只是他们的姑母,但是毕竟身份尊贵,他们府上的婚嫁之事,多少也要顾虑着点。 想到这些,祁王妃轻叹了口气:“我原本还愁着,咱们距离西州那样远,与温家的亲事,说起来估计要折腾一段时间了,如今看来,倒也算是阴差阳错。” 距离远,双方沟通并不算是特别方便。 往来书信,有的时候需要月余才能送到彼此手里。 如今说亲的进程,还停留在…… 祁王府这边已经将求婚的意图传递给了温家,还在等温家回信中呢。 如果温家愿意,祁王和王妃虽然不能亲自去西州求亲,但是庆王已经应允,到时候他派相熟的主将过去帮忙提亲,保证给足温家脸面。 京城这边肯定也是有所表示,接亲的队伍,祁王妃肯定会安排的特别隆重热闹。 这可是祁王府的世子妃,未来的当家主母,排面得给足,才会让人知道,祁王府的看重。 这于温家姑娘以后在王府立足,也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夫妻俩低声说起了丰玄泽的婚事,岁岁则是窝在母妃的怀里,睡得喷喷香。 小孩子天天被折腾着,也受不住,祁王妃心疼岁岁,所以上了马车,就把人抱在怀里,哄着睡了。 丰玄瑞他们精力还很旺盛,这会儿正跟庆王在外间骑马呢。 骑着骑着,前方一阵急呼:“西北边关急报,速速让行!” 第425章 西北战事】 一听是西北边关急报,庆王当场变了脸。 他也顾不上陪着岁岁回祁王府,示意人跟好丰玄瑞他们,调转头就往宫里的方向去了。 西北边关急报! 祁王也听到了。 他已经顾不上悲伤,挑开帷幔看向了已经远走的马匹,眉头拧得死死的:“这是又要打起来了吗?” 祁王妃并不算是特别意外。 她轻叹了口气,揽紧了怀里的岁岁,低声说道:“庆王殿下近一年不在边关,如今中原又赶上秋收好时节,番邦诸国许是觉得自己又可以了,又想着中原秋收,可以讨些过冬的粮草吧?” 番邦诸国,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会蠢蠢欲动。 庆王在边关还好,杀神的名声在外,那些番邦小国想要动一下,还需要思考一下,灭国的可能性。 但是,如今庆王不在。 威慑小了,那些人又觉得自己行了。 祁王在一边听着,眉头依旧没有松开:“庆王弟他……” 也不知道能不能上战场。 但是肯定还是操心西北边关的事情。 庆王年少上战场,在西北边关待了十多年了。 他对那里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 最重要的还是,他与念娘结识与边关。 他们所有相处的点滴都在边关城。 所以,如今那边战事紧,他肯定还是要去的。 但是,如今他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 岁岁。 他如今已经不是孑然一身,什么也不需要管。 他有软肋,也有顾虑了。 但是,战场还是要去的。 庆王去皇宫的这一路,已经想过了各种可能。 他想,他快些打,也许很快就能结束战事,再回到京城。 岁岁…… 暂时在祁王府寄养。 那里有她熟悉的生活环境,有疼爱她的父王母妃,哪怕自己不幸战死沙场,岁岁至少还有退路。 庆王想了很多。 岁岁正在睡梦中,许是感觉到了危险,小姑娘的手在半空中抓了抓,然后一个激灵就醒了。 见岁岁醒来,祁王妃温柔的轻哄着她,想让她重新入睡。 但是,岁岁睡不着,她心里慌慌的。 这让岁岁下意识的贴紧了母妃。 祁王在一边看着孩子突然惊醒,心疼的也上手拍了拍。 西北确实打起来了。 几个番邦小国趁着庆王不在,直接联盟,集结了十五万兵马进行强攻! 边关城如今自然也是有将领在的。 各种防御防守也都在线,并没有被对方打得措手不及。 只不过,对方来势汹汹,又是骑兵居多,对于西北边关的将士们来说,是一场不小的考验与冲击。 正因为如此,所以边关守城将军直接派急报回京城。 之后的战事不确定什么情况,在不能保证一定可以守住城池的时候,他肯定是要求助的! 陛下听说边关打起来的消息,气恼不已,没摔杯子是他最后的理智了。 听说庆王进宫,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人进来了。 如果岁岁还养在祁王府,与庆王没有关系。 陛下这会儿自然不会犹豫,直接就让庆王上战场了。 但是,如今有岁岁了。 那孩子已经没了娘,难不成还要让她没了爹吗? 那不行的! 陛下虽然看重利益,看重手里的皇权,但是他也看重岁岁身上的福运,而且孩子本身也可爱,他颇为喜欢。 所以,如果可以,陛下还需要考虑到岁岁的心情。 万一,小孩子心情不好,老天爷来折腾他怎么办? 不过,犹豫也只是一瞬间,陛下很快就意志坚定的让庆王进来。 西北…… 那是庆王熟悉的地方,那里有他熟悉的战场,有他熟悉的对手,让庆王去,陛下是最为放心的。 虽然心里还有些犹豫,但是却并不会耽误陛下对于这些事情的考量与决策。 福运重要,但是大夏的疆土还有边关百姓同样重要。 所以,庆王得去。 庆王进宫确实表明自己要重回西北。 陛下虽然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但是言语之间,还是体贴的问了问他:“你总要为岁岁考虑一番。” 庆王来的这一路已经想明白了,此时听陛下说起来,庆王很快沉声回道:“臣弟已经考虑清楚了。” 哪怕有岁岁,他还是要上战场。 庆王也不是冲动没有理智,更不是不疼爱孩子。 只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若是西北边关失守,那么番邦的铁骑说不定就会直逼京都。 到时候,谁来守护岁岁的平安? 他不想岁岁这么小,就要过着需要迁都,颠沛流离的生活。 庆王也只是想他乖巧的小女儿,能在京城好好享福,过安稳的生活。 哪怕为此,献出他的生命,也没有关系。 他在人间,便是与岁岁尽享天伦之乐。 他在阴间,便是与念娘再续夫妻情缘。 庆王坚持,陛下也没有再拦着。 庆王要回西北,而且还要尽可能快的出发。 毕竟,边关急报跑死了多匹马送到京城,也是隔了几天的时间。 如今西北战事如何,谁也不能确定,早过去也好早安心。 庆王要走,他其实不知道该怎么样跟岁岁说。 但是,岁岁感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