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
书迷正在阅读:娇腴(重生)、七零之大院来了个大美人、NPC恋爱守则[快穿]、穿成女主白月光后我恃宠而骄了、快穿:女帝穿越记、快穿:被渣后的偏执大佬黑化了、快穿,满级大佬在线手撕癫公癫婆、我小师妹好难杀、夫君他咸鱼失败了、替嫁仙尊的鸡精揣蛋飞了
屋里的气氛却越发凝重,陆执徐看着地上的女人轻笑,嗓音依旧清越 ,“来人,将常嘉带过来。” 暗卫拱手应下,转身出了屋子。 春娘见儿子要受自己牵连,再也撑不住了,连忙哀求着喊道:“不要,不要,他什么都不知道,他还小,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闻言,陆执徐眉梢微动,不容置疑道:“说吧,你知道什么。” 春娘低着头,目光躲闪道:“那不是我夫君。” 她断断续续地说道:“我夫君要更高一些,更壮些,更无……此般俊美的容貌。” “夫人这样说,便是承认诓骗本王了。” 春娘连忙解释:“不,不是,妾身不敢欺瞒殿下,可那人的确不是我夫君。” 陆执徐挑眉,神情不明。 饶是他智多近妖,也猜不到姜静行不仅冒名顶替,还是个真女人假男人。 可尽管猜不到真相,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来日便可生根发芽。 门外乾一进来,命人将春娘带回府好好看管。 屋内静寂无声,陆执徐看着眼前的残局,唇角掀起一抹轻笑,“姜伯屿,你最好没什么事骗我。” * 九月秋雨来去匆匆,出了城门不久,大雨渐歇,等姜静行一行人行至西郊,天色已然放晴。 一轮暖日破云而出,山野间添了几分清新气息。 苍山脚下有排屋舍,门外候着靖国公府郊外庄子上的管事和平日里守灵的下人。 姜静行勒马上前,没有立即下马,而是坐在马上放眼望向四周。 月娘的坟茔就在半山腰上。 上京城西郊山峦起伏,山下绿水环绕,四季分明,可独独半山腰常年花果繁茂,当年有位风水师途经此地,本是为自己选好的墓地,谁知醉酒后一不小心说漏嘴了,说此处是极佳的风水宝地,传来传去,竟也引来不少高门窥视。 姜静行不信这些,但世人皆信。 月娘去世时,她身无长物,只得草草为她收敛尸骨,后来随武德帝在京都安家落户,才又将人迁过来葬在此地,可自那之后,她便再没来过这里。 她与朴月璇不过数月的相处,故人的音容笑貌实在难以想起。 就在姜静行回忆往事时,姜璇等人也下了马车,管事带人弯腰行了个礼,姜璇嘱咐他先将马车后面装的东西卸下来看看,若是有被雨水淋湿不能用的,赶快遣人换新的来。 他们要在山里住上五日,眼下正是秋天,山里蛇虫野兽最多的时候,可不能马虎。 第152章 男主是能随便偶遇的吗 吩咐完管事的, 姜璇提着裙摆走到姜静行马前,“你这是怎么了?” 姜静行将心思藏好,深吸了一口气后笑道:“天公作美, 山里景色不错。” 说着翻身下马, 谁知她刚一落地,许久没出现的系统突然上线了,它急切道:“宿主,我有件事要告诉你。” 姜静行一顿, 脱下披着的斗笠交给下人, 随后面色如常地带着众人进去, 跟来的下人们四散开, 回屋子将带来的东西摆放好。 管事将一行人引到正堂做坐下, 将午后祭祀的仪式简单说了几句, 姜静行没听出什么错漏来, 便让人退下了, 厅里气氛一时沉闷。 朴夫人还在想刚才遇见的人,她简直是坐立难安。 恰在此时,侍女回话一切皆收拾妥当, 她便寻了个梳洗的理由便带着一双儿女回了屋子。 姜璇叫来荷叶,回屋子核对要用的香烛祭品单子去了,堂厅里便只余姜静行和姜绾。 等人都走了,姜静行带姜绾来到院子后面的祠堂,祠堂仿照朴家老家建筑的样式, 四角高高翘起, 肃穆又精致, 雨刚停,乌黑的瓦檐还在淅淅沥沥地滴水。 姜绾走在姜静行身边, 目带担忧地看着她,父亲与母亲感情甚笃,她怕父亲触景伤情。 姜静行注意到女儿的视线,瞥了一眼她袖口露出一角的圣旨,抬臂将小姑娘拢到自己大氅下,“先进去给你娘磕个头。” 说着推开门,带她走进去。 祠堂里灯火通明,每日都有下人来洒扫,因而并不见纸灰异味,香案上的旧牌位早有人撤下去,以便今日换新,香案左右两排冥烛日夜不停地烧着,姜静行在桌前站定,直到这时才将怀里的牌位拿出来摆上。 姜绾紧随其后将圣旨摆上。 姜静行看着小姑娘有条不紊地烧香,磕头,最后跪在蒲团上不知再想什么。 她等了一会儿,问道:“不烧给你娘吗?” 姜绾摇摇头,仰头望着姜静行道:“父亲,绾儿能问您一件事吗?” “你问。”其实姜静行知道姜绾要问什么。 果然,姜绾问道:“为何母亲今日才被诰封为靖国夫人?” 礼记说夫贵于朝,妻荣于室,可她母亲一直未有封号,所以在小时候,姜绾曾数次想过,是不是因为父亲心里根本没有母亲,才会将她养在外祖家,或是曾经夫妻恩爱,如今早已忘却了。 姜静行看着小姑娘低落的神情,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她数次拿月娘做借口拒绝武德帝,武德帝自然不会喜欢月娘,不说有多厌恶,却也从不主动提起,只是全当没月娘这么个人,对此,她作为臣子体察上意,也就一直没为月娘请封。 姜静行不想欺骗女儿,所以只好说一半留一半,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早些年,为父封侯的时候曾为你娘请封过,不过那时与陛下在朝政上起了些争执,陛下怒气未消,迁怒到你娘,也就一直没个答复,后来便搁置下了。” 姜静行略过今早她去请旨意时,武德帝难看至极的脸色,淡然道:“其实今年年初的时候,陛下也说过这事,可惜这半年来政务繁忙,直到这两日才想起来,也怪我不上心,拖到了今日。” “怪不得父亲。” 听完姜静行说的话,姜绾心中一松,不仅没埋怨,反而展颜安慰姜静行道:“其实想想,都是虚名吧了。” 其实她也不是非要给亲娘加道虚名,只是幼年时的心结作祟,一直想要个答复而已,不管父亲说的是真是假,姜绾只要知道父亲不是忘了就好。 直到此刻,幼年寄人篱下的阴影才算真从姜绾心底消散了。 山里的时光好像格外慢些,从祠堂出来后,早早用了一顿午膳,也不过午时过半。 未时一刻,大祭正式开始。 扫墓上香,诵读祭文,开坛做法。 一应仪式齐全后,一场祭祀也走到了尾声,从山上回来,已是日光昏黄。 姜绾兄妹三人作为小辈,夜里还要住在山上草庐里守墓,姜静行让侍卫护送姜璇和朴夫人下山,自己留下来陪着,方才算是结束了第一日。 等到夜景人深时分,被屏蔽了一天的系统终于被放了出来。 系统气的跳脚,只觉自己一片好心遭到了辜负。 伴着草庐外的风声,姜静行躺在床上冷笑一声,觉得它这是飘了,“我叫你的时候你不应声,轮到你说话了,我就必须听着是吗?有话快说,别打扰我睡觉。” 系统被她说的心虚,支支吾吾了半天也解释不清。 它这段时间的确不称职,自从宿主和男主搞在一起后,它就完全摆烂了,一半多的时间都在沉睡。 姜静行听它解释听得昏昏欲睡,直到系统识破天惊的一句“男主好像知道你的身份了”,才猛然惊醒,醒来后便是不敢置信,怒道:“你是不是又坑我了!” 这下系统更心虚了,赶紧安慰道:“你放心,他没发现你是女的。” 它把春娘的事模糊了一部分,毕竟这是它当时的失误,谁能想到姜尉还有位妾室活着,它只敢说道:“男主在荆州遇到了姜尉的熟人,还把人带回来了,所以就发现你不是姜尉了,不过你放心好了,不就是冒名顶替吗,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男主查不到什么的。” 姜静行闻言怒极反笑,她怎么敢放心,被系统坑了这么多次,她要是敢放心就见鬼了! “你最好没什么事瞒着我。” “没有!”系统见势不妙,更是心虚的厉害,丢下一句晚安就走了。 姜静行气的深吸一口气,顿时睡意全消。 她起身穿好衣裳,捂脸坐在床边思考陆执徐是怎么发现的,想来想去,唯一让她感到异样的,便只有今日在泰安楼偶遇陆执徐,还有街边铺子里坐着的妇人,想来八成就是那位姜尉的故人了。 再次回想白日里的事,姜静行不禁以手埋脸闷笑两声,想她真是鬼迷了心窍,怎么就觉得那是偶遇呢。 陆执徐向来走一步看三步,是能随便偶遇的人吗。 可荆州是她让陆执徐去的,兜兜转转,一切起因竟然还在她自己身上。 草屋简陋,只角落里点着蜡烛,姜静行眉目隐在晦暗中,直到许久过去,才叹口气躺回床上潦草睡去。 算了算了,是陆执徐总比是别人好,走一步看一步吧。 可睡过去的人却不知,此时上京城里,才是真的有人彻夜难眠。 荆州织使造刑场改口供的事根本瞒不住,大理寺两位少卿作陪,年鸣英连夜提审了还未行刑的康家人,也终于明白了自荆州回来后,陆执徐为何迟迟不曾提审康白乾。 康家家主康白乾是个狠骨头,即便身陷囹圄也保持着世家贵族的淡然风度,只可惜陆执徐比他更淡定,手段也更狠。 因着倒卖官盐,康家连坐三族,成年男女皆判了斩首,只八岁以下的幼童被判了流放,虽说流放不一定能活下来,可尚有家族复起的一线生机,总比受宫刑为奴为婢来的好,一番威胁下去,康白乾终于开了口,给端王勾结突厥王族买卖粮草兵器,还有马匹的事定了罪。 与此同时,姜静行先前的安排也有了回应。 按她先前的吩咐,远在荆扬两州的韩燕等人一直在暗中搜集证据,虽说人证被辰王府的侍卫先一步带走了,可还有些单据账册在,姜秋命人趁着夜色,将这些证据原封不动地扔进了刑部大院。 而在两日前,突厥可汗的胞弟拓跋宏入京觐见,被礼部安置在了鸿胪寺。 鸿胪寺与刑部不过隔着一条街的距离,等这些人得了消息,想连夜出京时,却被礼部的人拿了个正着,随后安王赶到,从一人随身衣物里搜出了端王府送来的密信。 密信直指端王与拓拔宏私通书信。 此事不仅落实了突厥野心勃勃,更将礼部以及背后的安王扯了进来。 凌晨时分,昨夜发生的种种事传进宫里,武德帝下旨命羽林卫围了端王府,又接连召朝中重臣和两位王爷入宫,霎时惊动了整座上京城。 明光殿。 南书房,灯火通明。 陆执徐和安王一身亲王蟒袍,二人身后站着两位皇室宗亲和朝中重臣。 窗外晨光微熹,等日头升起来,上京城便是天翻地覆,可以预料,朝堂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礼。 刑部尚书将一干证据递到御案,不欲多说什么,反倒是礼部尚书站出来,对着突厥的野心怒声斥责,引得殿中大臣群情激奋。 旋即又伏地痛哭道:“膝下,突厥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端王私通敌国,是为大不忠,身为帝子,不思自过,为父分忧,是为不孝,荆州水患,惨死百姓可达数万,此难缘起端王,是为不义,此等不忠不孝不义之人,有何脸面存活于世,若不依法裁判,必将大失人心,不得不严惩啊,陛下!” 余音绕梁。 后头站着的霍辛脸皮抖了抖,论腻歪人,十个他也比不过一个礼部尚书,他是真羡慕姜静行提前告假三日出城扫墓去了,才免受了这群文官荼毒。